第515章傳道受業(1 / 2)

[]

“見過周先生!!”

一眾讀書人,儘數起身,恭敬行禮作揖,齊聲道。

“見過諸位。”

周貞文身穿儒衫,抬手還禮。

“諸位,請坐吧。”

眾人落座,望著周貞文。

“今日講學,為的是辨明真意,意在交流,解除世人心中困惑。”

周貞文幽幽開口,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上兩個大字。

【心學】

“諸位同道,今天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詢問大家。”

“請大家看向窗外……”

周貞文指著窗外的竹林,開口問道:“古人言,格物致知,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規律,我們讀書,可以從一草一木中學習,得到至理,請問通過這個竹子,你們感悟到了什麼?”

聞言,眾人陷入沉思。

丁朝暉率先開口:“竹者,君子也,堅持自我、剛正不阿、有氣節、謙虛、充滿浩然正氣……”

“以竹為師,可以明得失,懂謙遜……”

丁朝暉款款而談,眾人不禁點頭。

從古至今,竹都是君子的象征,是剛正不阿、有氣節的代表,不少文人墨客都以竹,比喻自己,不同於隻懂得追名逐利的俗人。

周貞文笑而不語,輕輕搖了搖頭:“還有呢?”

“還有?”

丁朝暉微微一愣,拱手一禮:“學生愚昧,請先生指點。”

眾人也都看向周貞文。

在他們看來,丁朝暉這個狀元郎,說得挺全麵的了。

換成他們來說,估計也隻能說出一兩點罷了。

可看周貞文的反應,似乎不太滿意……

“我十六歲的時候,曾經格物致知,格竹七天七夜,希望從竹中尋求真理,明白未來之路,可惜我失敗了。”

周貞文徐徐道來:“格竹七天七夜,一無所獲,讓我對儒道先賢的格物致知之理,產生了懷疑,於是,我就開始思考。”

“我觀竹,竹便在,我不觀竹,竹就消失,何解?”

眾人聞言,也是一愣,這有什麼難理解的?

你不看竹子,竹子不在,這是常識啊?

唯有丁朝暉神情凝重,若有所思。

“後來,我成為京科狀元,入翰林院,成為授修撰,開始接觸國事……我便明白了其中真意。”

“敢問先生明白了什麼?”薛明睿激動的問道。

他明白,能讓周貞文都思考多年的道理,絕對是難以想象的至理!!

“我不觀竹,竹與我心同寂,我觀竹時,竹的一切都明了起來……至此,我便知曉,竹不在我心之外。”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