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風,這是我們家的事情,要你瞎操什麼心?再說了,你說話管用嗎?”
周梅看到對方氣勢洶洶的,自然頂了上去。
她知道對方以前黑白都吃的。
但是現在是什麼社會了,她還能怕他張風?
看著在場的人,直接說道:“大伯,他能做的了你們家的主嗎?要是能做主,我們就和他談?”
張風笑了:“行了,彆拿這個事情來壓我!我不是替叔做主的,隻是說句公道話而已,說……”
可是他說到一半,周父製止了他。
“小風,行了,你也彆說了。”
這樣吵下去沒有意義。
隨後看向了老二:“老二,其他的都不說了,一會咱們去看媽,但是有一點,去了不準吵,問問她怎麼決定的。”
他是看出來了,這一家就是耍賴皮。
他們兩家最終是商量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說不定最後鬨大了,在母親身邊吵個不可開交,到時候出事情就麻煩了。
周老二想了想,最後點了點頭:“那行,我們兩個過去,其他人都不要去了。”
“哎,那怎麼行啊!你嘴巴又不會說。”
王月娥自然是不答應了。
周老大見狀也說道;“你們都不準去。”
說的自然是周馨和周母。
周馨自然是沒意見,周母看了看在場,也默默的答應了下來;“行吧,你們兩個去也好!都是兒子,話能敞開了說。”
她們兩個妯娌過去,說不定還真的會吵起來。
到時候把老太太氣壞了,那就麻煩了。
周老二看了她一眼:“要不你去談,我先回家去。”
見她這麼說,王月娥氣的不行,最後沒辦法,隻能答應了下來。
說定好以後,兩人一起出門去了。
留下一大堆人在屋裡。
兩家人不對付,都不想講話。
王月娥對著自己女兒嘀咕一聲,隨後兩人出了門。
“媽,她們會不會跟過去啊!”
周馨看著兩人離開,擔心的問道。
周母搖搖頭:“不會,你二叔開車帶你爸去,不會帶她們,她們肯定是出去說悄悄話了。”
聽到這話,周馨點了點頭。
不過還是不放心的說道:“我得去盯著,要是她們去了,我們也過去,爸一個人哪裡說的過她們啊!”
說完,就跑了。
等人走了以後,周母看著張風。
歎了口氣:“小風啊!讓你看笑話了,哎,家裡沒個兒子,就是不行!她王月娥每次不就拿著家裡男丁說事情嘛!”
老一輩的人,對於男女還是有些記掛。
但是沒辦法啊!
生不出兒子怎麼辦呢!
張風見狀笑道:“嬸,都什麼年代了,您老怎麼還這思想啊!”
周母見狀搖搖頭:“哎,不說這個了,對了,小風啊!你說說,這個小王怎麼回事啊!送個禮給這麼重,我們都不敢喝啊!也喝不起。”
她的心裡或許有了一些眉目,但是不太敢確認。
這人有錢是一回事,但是太有錢,就不一樣了。
心裡總有些擔心。
張風聞言尷尬了一下:“嬸子,這我就真的不清楚了。您也不用操太多的心,大妹這麼大的人了,有自己的打算。”
他能感覺出來周穎和王青鬆關係有些特殊。
現在王青鬆買了新房子,搬家以後周穎又過去了,這更讓他感覺不一般。
周母聞言點了點頭,隨後說道:“哎,算了不說這個了……”
隨後兩人在那裡聊起了家常。
……
周馨跟著對方,看著周梅兩個人在小區的一個躺椅坐下來在那裡嘀嘀咕咕。
確定對方不會跟去,這才放心。
隨後給姐姐打了個電話。
……
“彆鬨了!我妹電話!”
周穎正在和王青鬆嬉鬨,看到手機上的人,立馬對著他說道。
王青鬆見狀停了下來。
看著對方紅著臉跑到一邊接電話,一陣的好奇。
等了一會,對方這才掛了電話回來。
王青鬆見狀好奇的問道:“怎麼了?你妹妹說什麼了?”
周穎白了她一眼:“我每次回家,隻要她在家,就喜歡爬窗戶那邊看我有沒有回來,今兒她說在窗戶那裡看到我們手拉手了。”
“啊?那不是暴露了?”
“沒事,我妹不會告訴我媽他們的。”周穎解釋了一下,隨後說道:“她問我們在哪裡,說我爸和我二叔一會過來。”
將情況給說了一下。
“哦,知道就知道唄!記得讓她叫姐夫!聽到沒?”
王青鬆開了一句玩笑。
<b
r>????周穎白了他一眼:“臭美,最多叫你哥,叫什麼姐夫啊!而且叫姐夫可是有見麵禮的啊!”
“沒事,見麵禮不是問題。”
看著他的表情,周穎嗔怪的白了他一眼。
隨後說道:“對了,大風哥在我們家。”
“嗯,一會叔來了以後,談好了,我們一起回去。”
見他這麼說,周穎點點頭。
隨後兩人過去幫老太太打理雞。
老太太看著王青鬆也是笑看著他。
王青鬆自然是笑著回應了一下,看著丟在旁邊的雞腸子和內臟問道:“這個丟了嗎?”
“我奶奶怕你吃不習慣,準備丟了,以前我奶奶喜歡吃,醫生現在不讓吃。”
周穎在旁邊笑著說道。
聽到這話,王青鬆笑道:“不用啊!吃的習慣,這雞內臟好吃,以前燒雞的時候,這雞內臟都輪不到我的份,我喜歡吃,就是洗起來麻煩。”
這個倒不是胡扯。
現殺的雞拿內臟很嫩,很好吃,不像現在凍品難吃。
以前家裡吃雞,內臟都是大人吃,吃魚的時候也是一樣,魚籽都是大人吃,說吃了不會數數。
“你吃啊?你要吃的話我給收拾一下。我也喜歡吃,這個燉湯嫩,就怕你們年輕人不喜歡,這個有味!”
“嗯,吃!我喜歡吃。”
王青鬆笑嗬嗬的說著。
老奶奶見狀笑著點了點頭:“喜歡吃就好,一會我用堿和麵多洗洗,刮乾淨一點,小夥子,哪兒的人啊!”
“哦,我是……”
王青鬆開始按照之前的胡扯了起來。
沒說孤兒院的事情。
老太太見狀在那裡嘀咕道:“現在條件好了,不缺吃喝,小年輕都喜歡浪費,想想我們以前‘刮五風’的時候,有口吃的就不錯了……”
在那裡念叨起來。
王青鬆自然明白她說的是什麼,自然是那三年困難時期。
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
“是啊!那時候苦,我聽彆人說,那時候實在沒吃的……”
兩個同年代的人,跨時空的在這聊了起來。
王青鬆對那個年代自然是感同身受,都不用聽彆人說,但是隻能加上彆人說的,來搪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