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明淵要見的,正是當初他找來替自己做生意的人。並不是紀舟以為的他祖父留下的人。
此人名喚薛晨,原是他在北地救下的。
薛晨並不是北地人,而是個藥材商,他去北地,正是為了去取那極地雪蓮。
彼時,他家出了內奸,有個管事,嫌當時薛家的分紅太少,受了對家的挑撥,跟樣學樣,打起了賣假藥材的主意。對家有人和那個管事說,有種藥材,曬乾了看起來和真藥材一樣,但是假藥材要便宜許多,也吃不死人,但是如果當真的賣出去,那可就是暴利,他們藥材鋪就是這麼乾的,每年管事的要拿好多分紅呢。
那管事眼紅,把這法子告訴了薛家老爺。薛家老爺是本分人,常年和藥材打交道,更是明白,若是藥材錯了一味,就是害死人也很有可能,是以當時就拒絕了,並警告了一番。
豈料那管事心中不忿,他被那對家引著,染上了賭錢,正是缺錢的時候,又被對家那人挑唆,心下一橫,把自己負責采買的其中一種藥材換成了假藥,假藥便宜很多,多的錢,自然進了他的腰包。那管事也不是什麼傷天害理之人,在換假藥的時候,還特地查看了一番,發現那假藥吃不死人,說是假藥,其實是另外一種便宜的藥材,也是藥材的一種,隻是不如他采購的那種貴重藥效明顯罷了,便做下了。
一開始還是少量少量的采購,後來買了好幾回,沒人發現,也沒有吃死人的,膽子便大了些,到後來便整車整車的藥材,都是那假藥。
那對家派來挑唆的看時機成熟,就在藥材協會把這事兒挑出來了。
這可了不得。
藥材行業畢竟比較特殊,一個不好,是要吃死人的。市場上一般是購藥商把買來的或者自己采來的藥材炮製好,在分批賣給醫館藥店等地方,這些地方,也是最講究誠信。一聽薛氏藥材商炮製的藥材有問題,紛紛退貨,薛氏的名聲,也就徹底壞掉了。當地都沒有人購買他們薛氏的藥材了,已經下了訂單的,更是紛紛要退貨。
縱使沒有吃死人,但是名聲壞了,誰還敢買他家炮製的藥材呢?薛氏就此敗落,薛老爺子做生意,守誠信二字守了大半輩子,這年過半百,陡然間成了賣假藥的奸商,一下子被氣得中風,再也站不起來了。
好在薛晨是個有計較的,他不像薛老爺子隻想做藥材生意,還想做其他的。當時還學習了一些其他行業的生意,竟也被他學出了一些門道。
薛家假藥風波過了,藥材堆積在手上賣不出去,還欠了一大筆錢,薛晨忙活了半年多,賣地賣莊子,四處借錢,總算把違約金給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