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留下許多傳說,有人說寶藏其實被曾國藩私吞,也有人說至今還埋在天王府舊址下麵。
這兩種說法張震不認可,假如曾國藩私吞,那麼如何掩人耳目?
而且當時清朝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際,急需一筆巨大財富改變經濟狀況,所以非常重視這筆財寶。
慈禧等人安插了許多密探,必然能得到消息。
曾國藩能私吞一部分,但絕對不敢冒天下大不韙吃獨食。
假如埋在天王府更不可能,城破之後湘軍掘地三尺,連地裡的化石都挖出來了,怎麼可能找不到寶藏?
張震比較認可的是第三種說法。
那就是在城破之前,天京城已經被圍困多日,有部分天國將領意識到大勢將去,於是暗中將寶藏通過水路運出了城,作為東山再起的本錢。
但是具體去向誰都不知。
直到臨出行之際,張震打開了那封快要碎掉的信,這才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張震牢牢記住了信上的內容。
‘吾弟壽成親啟,天國氣運,漸至衰微,京城瀕危。然聖庫寶藏,乃吾國之命脈,萬不可落於敵手。今命汝率部速速將其轉移,送至綿國於忠武舊部彙合,妥為安置,以待天時。
此寶藏以鎮庫錢為憑方可開啟,務必謹慎保管。
此事關乎天國存亡,汝當竭儘全力,嚴守秘密,不得有失。若有疏忽,軍法處置。
望汝不辱使命,保全寶藏,他日天國複興,汝為不世之功。謙益泣書!’
這封信非常淺顯易懂,是這位叫謙益的人寫給壽成讓他護送聖庫寶藏去綿國和忠武舊部會合。
那麼難點隻是知道三個人是誰。
張震查了一下太平天國資料,找到壽成是天國後期將領李世賢的字,而謙益則是天國重要將領洪仁玕的字。
如此來看這是洪仁玕寫給李世賢的軍令,上麵沒有鈐印,但從色澤紙質來看,是一百多年前的東西,信絕對不會有假。
至於其中的內容的真假那就有待商榷了。
但按照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