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第六十八章(1 / 2)

破錦 海閱 4224 字 1個月前

[]

雖然,這顯然隻是因為,阿誠對兩人食量的計算出了偏差的關係。

畢竟,他也不經常做兩人的飯,有偏差是應該的,但黎錦還是會為出現剩飯而感到不安。

算了。黎錦心想,這種小事,之後再慢慢想處理方式就好了,現在還是先洗碗吧。

這種煮過麵條的湯,如果用來洗碗的話,往往會出乎意料地乾淨。

黎錦以前就發現了這個知識,不過,她不太清楚是什麼道理就是了。

難道因為用到了熱水的關係嗎?但是在黎錦的印象中,熱水洗碗的效果不如熱的麵條湯好。

可能,就和淘米水洗碗會更乾淨一些一樣,麵條湯這種融入了糧食粉末的東西,天然具有某種可以去汙的成分吧。黎錦是這麼理解的。

洗過碗之後,阿誠就倒掉了鍋中殘餘的麵條湯。

他在鍋中燒了不多的一些水,燒開之後,阿誠把大部分水倒在一個洗淨的大碗裡。

這麼做是為了“消毒”,阿誠解釋說,如果用來發麵的容器沒有消毒過的話,可能會導致發麵失敗,後果很麻煩的。

然後,阿誠往碗裡倒入了適量的乾麵粉,又把晾涼了一些的溫水添加了進去。

阿誠用筷子攪拌了一會兒麵粉與水的混合物,之後,他便下手揉起了麵團。

阿誠揉出的這個麵團,約有拳頭大小,看起來非常的柔軟,甚至有些偏稀了的感覺。

阿誠拿起了一個盤子,將盤子當成蓋子,蓋在了裝麵團的碗上。

這個碗被放在了灶台上的位置。這不僅是廚房比較溫暖的區域,甚至是整個“紫竹小院”也很溫暖的區域。

阿誠解釋說,放在這裡的原因,一是因為足夠溫暖、容易發酵;二是因為位置顯眼。如果放在不顯眼的地方,搞不好就會把這樣東西給遺忘了,到時想起來去找的時候又要花去大量時間。

黎錦雖然認為,兩個人同時都忘記同一件事的可能性不大,但她還是覺得阿誠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於是她自然也支持阿誠這麼做。

阿誠處理好了那個打算做麵肥的麵團之後,便準備繼續做竹盆了。

黎錦暫時沒什麼計劃,便也好奇地跟了過去。

折騰了這麼長時間之後,阿誠打算做的這個竹盆,其實盆身已經快要組裝好了。

黎錦眼看著這個竹盆從無到有,由竹片一點點組成盆身,最後終於合攏在了一起,心情隻能用感動來形容。

雖然製作這個竹盆的過程,基本上與她沒什麼關係,但這不妨礙黎錦產生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阿誠怎麼什麼都會乾啊?太厲害了吧。

不過,阿誠製作出的這個竹盆,尺寸卻沒有黎錦想象中那麼理想。

這個竹盆是橢圓形的,長約五尺、寬約三尺。

這個尺寸雖說也能沐浴,卻會讓黎錦覺得狹窄了一些。

黎錦在心裡認為,既然是彆人給自己做的東西,做成什麼樣子,都是人家的自由。不滿意最多不用,但不能對彆人的成果說三道四。

但是,看到這個竹盆比自己所期望的小很多,她還是忍不住開了口。這倒不是抱有什麼不滿,隻是因為黎錦的內心實在對此很是疑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