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太後的怨念,完整的證據鏈(2 / 2)

皇後柔則低下頭,默默回答道:

“回姑姑的話,自從陛下登基,還未選過秀女。”

“我大清規製,幾年選一次秀女?”

皇太後忍了多少年的怒火,一下子就衝著蘇明哲爆發出來了:

“皇帝,你這後宮的妃子,年齡最小的,應該也有四十了吧?”

“怎麼,你這是準備學習順治爺,等誰沒了,也跟著出家做和尚不成?”

“兒臣不敢,兒臣隻是不想勞民傷財而已!”

蘇明哲麵對皇太後的指責,也有點委屈。

他作為男人,自然也想選秀。

隻是若曦這丫頭脾氣有點大,每次皇後一提出選秀,到了晚上,若曦肯定會找男人,說要搬出宮去住。

沒奈何,蘇明哲為了安慰住若曦,隻能把選秀之事,一推再推。

“哼!”

皇太後見自己兒子堅持維護若曦,再次冷哼一聲,就氣鼓鼓地撇過頭,不再想這些糟心事了。

在這老太太眼裡,大兒子過得什麼樣,都不值得她關心,她現在就想在臨死前,再見小兒子一麵。

蘇明哲見狀,就吩咐人拿來節目單,請老太太、皇後,以及幾位妃嬪點節目。

做皇帝就這點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再有名氣的戲班,可以拒絕大臣家的邀請,可以拒絕王公權貴的邀請,卻不能拒絕皇家的聖旨。

為了給皇太後籌辦萬聖節,蘇明哲早就下了聖旨,每到三月份,全國最著名的六十多家戲班,還有近百位各地雜耍藝人,都被請到了京城。

可以這麼說,雍正時期的京城,比康熙時期繁華十倍,甚至幾十倍不止。

當然了,這也多虧了,八成旗人被就藩藩王們帶走了。

沒有了旗人橫行霸道,漢人都敢挺直腰杆上街了。

連續數十年的寬鬆文化環境,也讓大批文人湧現出來。

不知不覺中,雍正十一年到來。

一座來自春秋時代的古墓,被解開了神秘麵紗。

主持古墓挖掘的人,是當朝禮部侍郎任蘭枝。

任蘭枝,自幼博學多才,在康熙五十二年,高中榜眼,一直都在翰林院、都察院、禮部等清貴部門當官。

也是他一心做學問,蘇明哲在登基稱帝後,就把全國各地‘考古’的事情,交給他來辦了。

經過十一年的辛勤勞作,任蘭枝也算是不負眾望,成功為大清編寫出了《炎黃苗裔各族族譜考究圖》。

在這份《考究圖》中,明確記載,滿人在明朝以前叫女真。

女真在魏晉南北朝以前,叫肅慎。

肅慎在春秋戰國之前,叫息慎,屬於周朝的封國之一。

本來消息到這裡,也就算完結了。

如今,隨著一座春秋古墓被挖掘。

任蘭枝分辨出古墓中的一些竹簡字樣後,立刻使用密折,上報皇帝,他發現了先秦史料。

這份來自春秋的史料竹簡中,確定記載,肅慎是息慎的後人。

而肅慎是西周的封國,而息慎是朝貢大商的‘百蠻’部落之一。

繼續向前追溯,息慎的族長,曾是帝舜的大將,鎮守‘不鹹山’。

不鹹山也就是如今的長白山。

到了此時。

滿人是炎黃苗裔的證據鏈,才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