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不改的劇情,蘇明哲的布局(2 / 2)

如今,他就把自己一路見聞,還有打聽到的消息,一五一十講了出來。

當年,蘇明哲被任命為泗川郡郡守不久,宮內出現一位得寵的宦官,名叫高要。

這高要的劇情,和易小川一樣,就和電視劇中劇情一樣。

他原本是公子胡亥宮中的廚子,因為給麗妃做飯,得以與‘好兄弟’蒙毅將軍(易小川)重逢。

‘兩兄弟’互相幫襯下,高要在始皇帝麵前,漸漸得寵,甚至在陰差陽錯之下,還成為了新的中車府令,被賜名‘趙高’。

這趙高在始皇帝麵前得寵以後,突然就和蒙毅(易小川)、麗妃(利安公主)鬨掰了,還順勢‘投靠’到了李斯丞相陣營裡。

說起大秦朝堂上的陣營,主要分為三派。

第一派,就是以王公貴族為首,這些人因為想要分封為諸侯,仗著祖上的軍功,糾集了大量文武百官,聲勢浩大。

第二派,就是以李斯為主的外來派,這些人的主要特點就是祖籍屬於其他六國,在秦國沒有根基,主要支持郡縣製。

第三派,就是公子扶蘇為首的‘溫和派’,溫和派也支持郡縣製,不過也提出分封諸侯,和郡縣製並行。

始皇帝為了調解矛盾,讓扶蘇公子迎娶了李斯丞相的千金。

可惜這對翁婿在政治上的理念,基本上相反,矛盾根本無法調和。

這一次就是李斯和趙高聯手,占據了上風,把扶蘇‘貶去’了邊關。

“……扶蘇公子去鎮守邊關後,那蒙毅將軍,如今也被遣去驪山,為陛下修建皇陵去了!”

周勃說到這裡,就開始唏噓不已。

如今的大秦朝堂,幾乎是烏煙瘴氣,亂作一團。

蘇明哲聽了鹹陽城內諸多變化,不由暗歎起來:

“在經過自己參與之後,易小川和高要還是走上了老路,由此可見,天道之下,大勢不可改,唯有小勢可逆!”

“進而也說明,幕後操縱的大佬,至少也是個天道聖人,甚至是大道聖人!否則不會如此輕鬆操縱時事變化!”

思考了片刻。

蘇明哲叫來曹無傷,讓他帶著一堆乾活麻利,機靈又不失穩重的人,趕赴鹹陽,臥底打探各路消息。

等到曹無傷離開後,蘇明哲又把扶蘇公子送給自己的門客首領嚴峰叫來。

嚴峰出自墨家。

春秋戰國數百年,雖然號稱‘百家爭鳴’,但是官方最重要的顯學,隻有兩家——非儒即墨!

而在大秦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儒墨兩家也都是幫助良多。

比如說,丞相李斯,曾經師從大儒荀子,仕秦後,從儒家拉了不少儒家門生,幫助大秦處理後勤政務。

而墨家就更不必多說了。

大秦軍工產業,高居戰國七雄之首。

其中流水線作業,更是領先了西方世界兩千年。

對於大秦來說,儒墨兩家都是勞苦功高。

而嚴峰就是墨家中的佼佼者。

跟隨蘇明哲來到泗川郡的一年半裡,嚴峰經過蘇明哲的帶領下,沒少參與設計、研發各種農具、工具。

得知蘇明哲召見,嚴峰還以為蘇明哲又有什麼奇思妙想,連忙跑來拜見。

蘇明哲等嚴峰到來,就拿起自己桌案上的一本帛書:

“嚴峰,我想把這本《農書》,在全郡推廣!”

“大人宅心仁厚,嚴某也有如此打算!”

嚴峰接過蘇明哲遞來的帛書,看著帛書封麵上書寫的《農書》兩字,眼神裡全是歡喜。

這本《農書》,就是蘇明哲花費近兩年時間,結合二十四節氣,在沛縣進行了無數次實驗後,總結出來的一本農牧業技術書籍。

對於這本《農書》的價值,嚴峰作為參與者,自然知道其價不可限量。

蘇明哲見嚴峰答應,反過來也朝著嚴峰拜了一拜道:

“這計劃的實施,就要拜托給你們墨者了!”

嚴峰連忙五體投拜:

“墨者定不負大人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