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公子信重,小人妒忌(2 / 2)

扶蘇聽著蘇明哲如此回答,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但是又非常空泛,他隻能繼續問道:

“還請先生明示!”

蘇明哲見吊足了扶蘇胃口,這才又給他解釋了一句:

“蘇頌知道公子在擔憂什麼,也知道公子想做什麼。不過,蘇頌隻能送公子一句話:一代人乾一代人的事情,僅此而已!”

扶蘇聽到蘇明哲如此講解,這才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不過,他也隻是明悟,自己該做什麼,要做什麼,但是具體怎麼做,還是有些迷茫,當即繼續求問。

蘇明哲想了想,反問道:

“公子乃少府卿,執掌天下山河貨利,請問公子,您可知這天下有多少江河湖海?”

扶蘇搖了搖頭道:

“這天下之大,江河湖海無數!”

蘇明哲默默點頭,道:

“既然江河湖海無數,我們就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因時製宜,因地製宜!治民尚是如此,君主若要治國,更加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先調查,再集思廣益,才能慢慢解決問題和矛盾……”

隨著蘇明哲高屋建瓴的回答,還指出扶蘇作為公子,以及未來的二世皇帝,此刻最應該做什麼,最不應該做什麼。

到最後,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句話,蘇明哲都告訴扶蘇了。

扶蘇是越聽越興奮,慢慢地就無法保持端正坐姿,乾脆拉著蘇明哲到桌案前,讓蘇明哲把兩人的對話記下來。

蘇明哲作為門客,隻能從之。

轉眼數日過去。

隨著兩人交談涉及範圍越來越廣,扶蘇就發現,蘇明哲對治國、治官、治民之道,都極為精通。

作為一個敏而好學者,扶蘇乾脆對蘇明哲,待之以師禮,還把自己的一座彆院賜給蘇明哲居住。

扶蘇麾下有門客過百,但是能被他待之以師禮的,隻有蒙恬、淳於越等寥寥幾人罷了。

其中蒙恬是始皇帝的貼身護衛出身,還是大秦將門世家,如今已經是大秦上將軍,執掌邊關三十萬大軍。

而淳於越原本是齊國國主老師,如今又是大秦博士學宮中,數百儒生的首領,同時還是丞相李斯的同門師兄弟。

和蒙恬、淳於越相比,蘇明哲不過是個野路子出身的草根,根本不值一提。

其他門客見公子扶蘇對這樣一個人恩遇有加,自然是很難服氣。

沒過幾日,什麼難聽的話,都開始傳了出來。

這件事很快就被有心人,傳到了扶蘇耳朵裡。

對扶蘇而言,蘇明哲好像他的指路明燈,而那些門客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不論是哪一方,都會是自己以後治理國家的好幫手。

所以,麵對雙方產生矛盾時,扶蘇不願意舍棄任何一方。

思考再三,扶蘇習慣性地來找自己老師淳於越,請他幫自己拿個主意。

淳於越,原本仕齊,齊滅,置酒鹹陽宮,因為支持分封製,失去了始皇帝的信重。

不過,始皇帝依舊讓他做了公子扶蘇的老師。

淳於越也不負始皇帝托付,在他的教育下,公子扶蘇賢明聖德。

如果,扶蘇真做了秦二世,肯定能給大秦延續國祚,不至於二世而亡。

可惜,趙高、李斯兩人壞了始皇帝的計劃。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淳於越隻是靜靜地,用目光溫和地看著自己的得意弟子,過了片刻,才笑問道:

“公子,你真不知道該怎麼做嗎?”

扶蘇臉色一紅,拱手道:

“我有心想讓蘇先生去做一地郡守,看看他所言的‘治民之道’。”

淳於越聽了,不由撫須一笑:

“既然公子已經有了想法,那就去做吧。”

扶蘇見狀,就知道淳於越支持自己,當即施禮謝道:

“謝老師指點,我這就去和蘇先生商議!”

淳於越聽了,就開口提點道:

“公子,蘇先生那裡不用急著說,一地郡守可是要職,你要先讓陛下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