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 105 章(1 / 2)

見孫悟空默認了,唐三藏更愧疚了,而且——

“悟空,如今我已拜入觀音菩薩門下,這取經的事……”他想說他已經不需要再跋涉萬裡去取經了,但是,他也明白,取經這件事,關係到的不僅僅是他自己,孫悟空、沙悟淨、豬八戒,這幾個曾經身份顯赫的徒兒,都要指望著這件事將功贖罪的,如今他說不去就不去,這幾個也不知道今後會怎樣,唉!隻是他現在已經來了觀音道場,得蒙觀音親自指點,再去取經,有顯得有些多餘了,實在是令人為難。

“取經的事,不如就算了罷?反正那些個經書我也看不懂。”此時的孫悟空,完全沒有想到取得真經之後,除了經書之外,還會收獲哪些好處,就像那些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一樣,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上大學,除了那一紙文憑之外,你的眼界、閱曆甚至人脈都是普通人完全沒辦法想象的。

當然了,這不是說你上了大學就一定能享受到這些便利和資源,無論是文憑還是人脈,都是要靠自己去用心維護的,隻能說,你隻有踏入大學這個門檻,才能擁有進入那個圈子的入場券。就像取經,因為東土現如今尚無真經,所以,作為第一個將大乘佛教真經帶回去的人,無論是唐三藏還是他的徒弟們,今後憑借這份功德,能享受到的待遇都是一般人比不了的。

反正原著裡,無論西方佛門是不是有私心,最後,跟著唐三藏西天取經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一個兩個不都被如來封了這個佛那個菩薩的?

不過,白聞秋覺得,如果讓孫悟空來選的話,那他一定更願意做那個在花果山稱王稱霸的美猴王,也不想做甚麼鬥戰勝佛的……名頭再唬人,還不是要受到佛門那些規矩的束縛?

“也是,你原本也不是心甘情願去取經的。”見孫悟空簡直迫不及待的就想要放棄取經大業,唐三藏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心裡也難免失落,他秉性純良,既然認定了孫悟空這個徒弟,他總想著要將這無法無天的猴兒引入正途,而皈依佛門,就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一條正途了。

隻可惜,看孫悟空現在這樣子,大約也是不

肯留下來,和他一同參悟佛法、普度眾生了。

場麵一時間陷入了沉默和尷尬。

“悟空,我餓了。”白總扯了扯孫悟空,決定趕緊結束這令人窒息的師徒對話。他現在總算明白,孫悟空為什麼對這個唐三藏死活親近不起來了,好歹也是久彆重逢,不說有一肚子的話想說,起碼噓寒問暖兩句吧?

他倆倒好,做師父的沉迷禮佛、連幾個徒弟都忘了;做徒弟的更是迫不及待就想脫離取經隊伍……怪不得如來和觀音不肯在他們身上花費功夫了,一個兩個都不是心甘情願去取經的,估計也就這唐三藏是真心實意想取回真經、回東土弘揚佛法。

或許,正因如此,觀音菩薩才不忍讓金蟬子的轉世寸功未得,索性便留下唐三藏親自傳道,至於那幾個並非真心皈依佛門的徒弟?觀音這樣的大能怎麼可能還會費心去給他們善後?就像一個大學招生辦主任,眼睛裡隻能看到進入錄取線的那些考生一樣,沒有人會去關心落榜的那些學生以後會怎麼樣,他們的職責,也隻是管好那些被錄取的學生罷了。

不想再糾纏在這些沒有意義的糾葛上,白總索性叫來了禪院的童兒,請他為自己準備一桌齋飯。

這副自來熟的樣子,倒是意外讓心無旁騖的唐三藏注意到了他。

“悟空,這位是?”

“這是我在白虎嶺結識的好友,白聞秋。老白對我特彆好,請了山下的先生教我念書寫字,還讓婢女給我做衣裳,教了我許多山下凡人的道理。”孫悟空喋喋不休地向唐三藏炫耀自己的新朋友。

白聞秋還是頭一回知道,原來,在孫悟空心裡,他是這麼高大上的形象嗎?

相比之下,唐三藏欣慰之餘,難免就有些心塞:他這一路上苦口婆心、甚至不惜設計騙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也沒能叫這無法無天的猴兒學會凡人的道理,這白聞秋到底給這猴兒灌了甚麼迷/魂/湯?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白聞秋給孫悟空灌的到底是什麼品牌的迷/魂/湯了——

“老白你快看,我在竹林裡發現好多七彩錦雞,我抓了兩隻肥的,晚上燉雞湯喝吧?”這真不能怪孫悟空點菜,主要是白總這做飯的手藝吧,雖然比他們剛認識那會兒

有了顯著提升,但,最拿手的目前就隻有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