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梁山上(2 / 2)

水滸大梟雄 狼太孤 4865 字 1個月前

“對了,不知道山上有沒有磚窯場或是有人會燒窯?”

“有的有的,王倫當家時期,後山有小型磚窯場。”

“好,那就好,王倫草創梁山的確也是有功勞啊!在山上這段期間,我會過去看看,搗鼓水泥……”

“相公,水泥又是何物?”

“類似黃泥漿的粘合劑,非常好用,用來修建防禦工事……”

……

不是黃安自吹自擂,自我誇大本事,的確是以他超越當前時代千多年的眼光來看,梁山防禦的確還遠遠不足,如軍事掩體的修建和壕溝不到位。

目前技術的原因,抗爆水泥無法生產,土辦法製造的普通水泥,黃安還是可以搗鼓一下,石灰石、粘土、鐵礦粉和水。具體的配比多嘗試幾次即可。用不了多久就會燒製而出運用到軍事上。

用來修建防禦工事和房屋,城牆,其效果難以估量。晁蓋,吳用,林衝,徐寧等人聽著這位相公滔滔不絕地說著防禦工事,不住地點頭稱讚。對一些奇思妙想歎為觀止,對這位越發敬佩。

連對黃安有意見的劉唐,阮小七年露出佩服之色。

眾人邊說邊前行,接連過了三座關隘,方才到大寨前。

四麵高山環繞,山下三關雄壯相連,團團圍定,易守而難攻。中間是一片鏡麵也似的平地,可見方三五百丈,靠著山口才是正門,兩邊都是耳房。此地開闊,駐紮三五萬兵馬不在話下。

斜斜往上十數米,靠近山崖的地方又有一小塊平地。縮小也不算小,足足有數十丈方圓見方。山寨核心如聚義廳,家屬大院等便建在此處。期間的緩坡之上,一座座木製房屋和草廬聳立。

但凡是頭領,也就是將領,擁有一座自己的宅院。黃安沒上過山卻也有,在自己的院子裡安頓下來。又去拜訪了張教頭,三阮老娘。楊鶯,楊燕,楊娟三女拎著禮物找徐寧娘子,錦兒去了。

黃安,呂方,焦挺則被晁蓋等人熱情迎入聚義廳。

聚義廳外,有不少全副武裝的兵卒守把。聚義廳內,跨過大門左右是兩根將軍柱,這是山寨內部懲戒叛徒的設施,專門對付頭目以上的強人。中間是一大片空地左右,兩邊擺放著幾排交椅。最中間有兩張金交椅,墊著虎皮,霸氣十足。

黃安被眾人摁在了左邊坐定,晁蓋則是坐在右邊相陪。吳用,公孫勝,朱貴等人在左邊入座,林衝,徐寧,劉唐等人在右,好似文武兩班。

晁蓋看看左邊,又看看右邊眾兄弟,胸中湧出豪情。當眾向黃安說著山寨的情況和近來的發展:“相公,目前山寨錢糧充足,天天有人上山入夥投奔。估算了一下,年底前,怕不得有五千之眾。前段時間五艘千料船買回,幾艘魛魚船也在商談中,也從牛羊販子那裡收購不少馬匹……”

晁蓋,吳用等人六月份才上山火並王倫,隔了一個多月。黃安入夥資助,對梁山的發展至關重要。錢糧不缺,不愁吃穿,隻顧招兵買馬壯大。

短短時間,梁山變化猶如翻天覆地。

其中水軍有十多艘大船,馬軍有四百多匹好馬,步兵更是有數百人穿上鐵甲,皮甲,紙甲有相當的庫存。生藥齊全,充足,糧食過十萬石……

梁山泊,一切都得向好的方麵發展!

“好,這樣好啊!井然有序,文武齊全,必成大事。”黃安掃視在場眾人,不禁滿意地笑了。彆的不說,自己廢了這麼大勁,基礎班底建成。

黃安裝出一副想起正事的模樣,悲痛地看著晁蓋:“老哥,諸位兄弟,告訴你們一個不幸的消息。鄆城押司宋江快馬諸城來東溪村通風報信之事,已經被人告發到官府敗露,段知州差我來捉人。哪知他卻殺了妻子閻婆惜,逃亡躲藏……”

“甚麼?有這種事?”晁蓋,吳用等人大驚失色。

“哎呀,我的宋江賢弟!”晁蓋焦急萬分,站起身來。

“老哥彆急,聽我慢慢說來。”黃安起身拉著晁蓋坐下,又看看眾人。略作改動,不疾不徐地把他來到鄆城他的經過,到達之後的所作所為如實講述給眾人聽來,彰顯他的胸襟寬廣和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