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神仙(1 / 2)

[]

諸如“大開殺戒”“不由分說”“草芥人命”添油加醋的說辭,寧展一聽就明白了。

那風言惑眾之人多半不知就裡,便是東拚西湊寫成了這段駭人聽聞的故事。至此傳揚開,唯恐天下太平。

這般一來,大夥兒終日堵在官府門前等說法,誰還糾結此事的來龍去脈。

可外州人傷天害理、慘無人道,犯得著為難自家官府?

倘事發彆處,興許不至於此。如是點了步溪的屋子,任你背靠大州還是神仙轉世,誰也彆想善了!

步溪地界,天生獸族。哪怕化了人形,從古至今沒少被指摘狼戾不仁、野調無腔、獸性難移。

遭外州人仇視、恥笑是常態,更有甚者壞事做儘,直把步溪子民當玩物。抓了去,圈養虐打、供人取樂,都還隻是明麵可見的作為。

而今出了嘉寧人氏在步溪集鎮肆意屠戮那等觸目驚心之事,豈不正撞了那蓄勢欲發的三弓床弩[1]?

官府門前,說是大炮炸了膛也不為過。

“吃白飯的官老爺,大門一關就裝死,趕緊滾出來。”

“外人都殺到自家飯桌上了,你們還要窩囊到幾時?”

“呸。這官府橫豎沒用,不若拆了做軍營。免得被打個狗吃屎,還巴巴謝人家賞。”

“外頭那些渣滓,也配同我們狗兒相提並論?”

“他莫不是外州人?竟敢詆毀獸族。”

“我才不是外州人。你罵便罵,卻彆罵得太難聽了。”

烏泱泱的人群在此圍了將近五日。

起初,他們僅是固執立候,可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自己,於是每逢飯點齊齊歸家,待肚飽氣足,再約上街坊鄰裡趕回去接著痛罵官老爺。

但“痛罵”一詞,又未免有些冤枉人。

雖然步溪臣民骨子裡最不能磨滅的便是血性,但他們要血性,更要唯步世子之命是從。

步世子說“須得遵守律令”,他們沒日沒夜地學規矩。

步世子說“須得修身養性”,個個誦經抄文。

步世子說“須得微笑待人”,大夥兒再沒對誰甩過臉子。

是以,百姓們口頭說得如何難聽,麵色、聲氣也得是波瀾不驚之意,而非痛罵之態。如有耳不能聞者到此一瞧,定以為官老爺辦了什麼好差,正大受褒揚。

幾天下來,抗議的風勢越發難擋,門前水泄不通。

日頭大了,他們亦無怨言,各從家中搬來竹凳木椅,排排而坐,就是不散,耐性非常人能比。

步溪微王的確與世無爭,步世子更則青出於藍。

步千弈為人淡泊清高,可謂雲心月性。朝堂內外事宜自有其父得力親信操持,若非萬不得已之事,他輕易不會出手。

故而今城中沸沸揚揚,他不露麵,公認並無不妥。百姓們反倒擔心因著官老爺辦事不力,擾了步世子清修。

寧世子的處境顯然不如人家那般安閒。

前番五人,眼下仍是五人,隻以墨換了柳如殷。

景以承興致勃勃踏上青竹閣簡車,入座後方驚覺:“上邪呀!這、這馬車為何比咱們景安的還要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