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當軍嫂[年代]》全本免費閱讀 []
時光飛逝,草長鶯飛,轉眼來到了1963年的春天。
今年,林樾所在的生產小隊依然被分到了西山這邊。
站在地頭上放眼望去,各個都是麵黃肌瘦的,精神麵貌還不如前幾年好。
去年乾旱了一整年,村西頭的水庫都見了底。不光植物快乾死了,人都沒有水喝。
林樾這幾年偷偷買了一些高粱和小麥的種子種在了空間,幾次故技重施,在大家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又放出一些糧食出來。也正因為如此,西山的土地都變得金貴起來,大家都搶著要到這邊上工。
前段時間,林樾又往山澗那邊放了五畝高粱,她這次連掩飾都沒有做,五畝地全是密密麻麻擠擠挨挨的高粱,連棵雜草都沒有。
大家都已經餓了很久,每天都有人往這邊查看,這片高粱地剛出現,就很快就人發現了。大家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還有幾個老人當場跪下了,高喊著“謝謝蛇神娘娘保佑”。
在這個年代,高粱被稱作救命糧,產量相對而言高出很多。因為有空間的加持,這五畝高粱的產量比普通的高粱還要好上許多,又密密麻麻的沒有間隙,大家最終收了三萬斤的糧食,夠他們撐三個月了。
這幾年,其他村餓死人的事情時有發生,小田村的人聽說後,在家裡偷偷祭拜“蛇娘娘”的人就更多了。這也導致在後來的大運動時期,村裡能比較平穩的度過,畢竟他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是封建迷信活動的參與者,團結性特彆強。
林樾空間裡倒是不缺水,但也沒能解決大家缺水的問題。她曾經嘗試著往井裡灌水,結果灌進井裡的水很快就滲下去了,嚇得她趕緊住了手。還是後來大隊長把情況報到了公社,又挖了幾個深井,這才算是解決了喝水的問題。
眼看今年的氣候還算比較不錯,政策也變了,人們對種糧這件事變得特彆積極,幾乎沒有偷懶的。
小萬裡和淩淩已經快有兩歲半了,林樾乾活的時候沒法再背著他們,林樾隻能讓他們倆跟在自己身後,一邊逗著他們玩一邊乾活。
林樾還在地頭上用木板架了一個三角形的小木屋,小孩們都稀罕得不行,爭著往裡進。雖然平時都不想帶小豆丁玩,但是有這個小木屋引誘著,倒還有不少孩子願意來找他倆玩上一會。
小孩都喜歡找年齡比較大的孩子玩,這個也無可厚非,何況小萬裡和小淩淩跟這些孩子的年齡差距太大,玩不到一起也是正常的。有了小木屋後,兩個小家夥反而不那麼孤單了,林樾覺得這是好事,並不太去摻和。
這幾年日子艱難,村裡沒有結婚的,也沒有新生兒降臨,大家都很稀罕這兩個小家夥,加之林樾待人也和善,大家有空了都願意幫忙照看一眼,還給他倆起了個外號,叫“小工友”。
前幾天剛下了一場春雨,此時正是種高粱的時候。
兩個小不點長得飛快,此時已經有林樾的腿高了,皮膚隨了林樾,長得白胖可愛,收拾的也整潔乾淨,活像年畫裡的娃娃。這會兩人正顛顛的跟在她後麵,林樾撒種子,他倆就學著大人的樣子,踢騰著兩隻小腳,把土覆蓋到種子上。可惜了小家夥腿短腳小,隻能踢個塵土飛揚,把旁邊的人樂得不行。
他們小隊的隊長是張守倉,這會正趕著耕牛在前頭犁地,聽到笑聲,回頭望去,遠遠的就吆喝道:“王寶棟,你不乾活在那瞎站著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