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血淋淋的證據(2 / 2)

但是這段時間陸江河主動做的事情,讓鐘嘉義知道陸江河說的不是官話是真的說出去就要乾!

他想著,鎮上的那些黨員乾部每天吃香的喝辣的。

不是華子不抽,低於江州大曲的酒不喝。

而就在他們的身邊,在伏虎村以及其他幾個村,還有很多人民群眾,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辦法解決。

這些問題竇漢文不過問,周海軍也不過問。

如果陸江河不挨家挨戶的去看,可能整個同心鎮的黨員乾部都還生活在醉生夢死之中,覺得同心鎮的經濟條件還不錯。

鐘嘉義的

內心非常感觸。

他相信三亮三比三評活動是真真正正的為人民群眾做實事的活動,而不是像過去那一些黨組織建設活動那樣,全是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沉默片刻之後,秦璐說話了。

“陸主任,這些問題咱們怎麼解決啊?總不可能向政府申請資金,直接用錢去幫助他們吧?”

申請資金是絕對不現實的。

夏國者人口基數很大。

你就算是每戶人隻給1000塊錢,那麼10戶人就是1萬塊錢,100戶人就是10萬塊錢。

在強大的人口基數麵前,再多的錢都不夠用,永遠是治標不治本。

鐘嘉義忍不住從包裡麵掏出一支煙,還遞給陸江河。

陸江河擺擺手表示自己不抽煙。

鐘嘉義把煙點燃,心裡無比的煩悶。

他在煩悶的時候就想抽煙。

陸江河說道:“具體問題咱們具體分析,因病致貧的一定要給生病的家庭申請低保,保證他們基本的生活有著落。”

“病情嚴重的,類似每個月生病看病透析吃藥需要花費大量錢的,我去找縣上的領導,爭取特事特辦,把他們納入醫療保障最大程度的減輕他們的實際負擔。”

“咱們走了這麼多戶,一個很具體的問題就是同心鎮農民致富的手段不多。”

“除了極個彆外出打工外,大部分都是在村裡種田,靠天吃飯靠天生活。”

“我不是說種田不對,但是現在國家的經濟在發展,物價也在飛漲。種田的那點收入,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家裡麵的基本開支,還得想更多的辦法。”

“還得結合咱們同心鎮的實際情況,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對一個地方進行扶貧,最關鍵就是進行產業引導,而不是單打獨鬥。

你教東家養雞,教西家種植經濟作物,這些都沒問題。

但是如果你在這個地區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那扶貧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即便是同心鎮這裡要拆遷,有一定的幾率會打造冷鏈物流中心。

但對當地的農民而言,他們的生活和收入還是得依靠自己。

全部是“等靠要”那麼脫貧的難度會非常大。

蕭江回憶著,在自己重生以前,同心鎮打造冷鏈物流中心失敗了,大量的土地拆遷之後閒置在那裡,幾十年都沒有恢複元氣。

除了個彆地方,因為靠近江州市用於開發房地產,看起來稍微富有一點,大部分當地的民眾也是越來越窮。

那一些生活在比較偏僻的丘陵地帶的沒有被拆遷的農戶,在表麵上光鮮亮麗的同心新城掩蓋之下,還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在陸江河重生以前,這些犄角旮旯位置,甚至沒有通氣,也沒有通水更彆說致富了。

怎麼樣才能夠做產業引導?

怎樣才能讓當地形成能夠給農民帶來收益的特色產業鏈呢?

這事兒一時半會兒肯定想不明白。

陸江河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特色產業鏈”這幾個字之後陷入了沉思。

隨後陸江河安排工作。

他要求秦璐寫一篇關於同心鎮經濟產業鏈以及農戶生存情況的報告。

陸江河對秦璐的報告列出大綱,“你這一篇情況報告,一定要以小見大,站在咱們鎮黨委黨政府的角度去寫,不僅僅是看到什麼就寫什麼。”

“除了如實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況以外,最重要的是要通過這一些個例來反映出整個同心鎮的發展瓶頸,你先寫,寫好了之後我再修改,有不明的地方隨時問我。”

陸江河詳細地告知了秦璐寫作的提綱,秦璐豁然開朗。

她用十分感激的目光看著陸江河。

秦璐來這裡做政府購買的合同工也有兩年的時間了。

這兩年之中,她的活乾了不少,知識卻沒有學多少。

黨政辦的那一些老阿姨老叔叔們一個比一個懶,都是得過且過的人。

<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