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李府內,眾族老聚集商討對策。
“我等忍無可忍!今日不發難,他日必無立錐之地!”一個族老怒道。
“正是!我等務必讓皇上知難而退!”另一族老附和道。
李淵沉聲說道:“諸位言重了。我李家國之忠良,豈可與皇上為敵?吾等當知進退,等待時機。”
眾族老雖不甚情願,也隻得暫時忍耐。
當夜,李世民獨自一人站於庭院,凝望著天空,心中盤算著化解此局之法。
這時,一道人影進入內中,正是李世民的心腹統領張成。
李世民沉聲問道:“可有新情況?”
張成躬身回道:“回公子,我於街市間調查了解,百姓們對推恩令頗為擁護,反對之聲僅限於幾大世族。”
李世民聞言緩緩點頭,喃喃自語道:“朝廷得民心,世族愈發孤立。吾等必須謹慎應對,方能全局康莊。”
張成垂手立侍,靜候吩咐。
李世民定了定神,轉向張成說道:“你且回去布置,在京城四周安插眼線,密報世族一舉一動。我必須掌握先機,方能化解危機。”
張成領命離去,李世民獨自一人在庭中緩步,心中早已擬定了對策。
次日清晨,李世民來到父親李淵書房謁見。
李淵正坐於書案後賞玩一方古玉,見兒子進來便抬眼問道:“可有進展?”
李世民躬身回稟道:“父親,皇上已決意推行分田令,勢不可擋。我謹慎觀察,民心向背,世族孤立日深。我已派心腹張成於京城布眼線,密報一切動向。”
李淵冷哼一聲,放下玉石,沉聲道:“朝廷倚仗民心,想要牽製吾輩,這皇上也忒把世族當兒戲了!他若不收回推恩令,我大可聯合各族,讓這京城天翻地覆!”
李世民心中一凜,恭聲勸道:“父親請息怒,我必再督促皇上收回成命,化解此事。”
李淵沉吟半晌,方才冷聲道:“去吧,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後若皇上不收令,吾必誓不入朝,聯合各族興師問罪!”
李世民心中一沉,再拜受命而去。
一月期限將至,楊儼對推恩令的態度絲毫未變。
李世民數次進言無果,李家與朝廷對立之勢越來越明顯。
這日李世民獨自立於垂花門外,凝望著遙遠的皇宮,心中忐忑。
這時,身後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李世民回頭一看,赫見張成正大步迎麵走來。
“公子有要事商議,特來稟報。”張成恭敬地抱拳行禮。
李世民目光一沉,沉聲道:“張成,時辰已到,你可掌握世族動向?”
張成垂手回道:“回公子,我眼線遍布京城各處,世族果然暗中聯絡,意圖在期滿後舉兵諫諍。”
李世民眉心緊鎖,喃喃自語道:“父親情緒已到失控邊緣,此事如何善後?”
李世民定了定神,轉向張成道:“張成,你速向父親稟報一切,以國家大局為重,切不可輕舉妄動。我此去皇宮,與皇上最後商議,看能否化解危機。”
張成領命而去,李世民則踏著沉重的步伐離開李府,趕回皇宮求見皇上。
楊儼麵色肅穆地聆聽李世民叩首進言道:“陛下,我數次進言皆未奏效,世族已聲言聯合興兵,意圖諫諍聖上。我不才,未能遏止,請求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