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戰爭賠款(2 / 2)

它將極大地推動國內的資源流動和人員交流,對加強邊防、促進商貿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造過程充滿了艱辛,從規劃到施工,每一個環節都麵臨著無數未知和挑戰。

在楊儼的堅強領導下,以及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困難都被一一克服。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艱辛奮鬥,大隋的第一條鐵路終於在楊儼的督促和全國人民的期盼下完成了。

這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人們聚集在新鐵路旁,望著這條跨越了大隋國土的鋼鐵巨龍,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激動。

“此鐵路的建成,不僅是我大隋的巨大成就,更是大隋百姓通往富裕生活的新通道。”楊儼目光深邃,輕聲獨語道。

每一句話,都透露出他對國家和人民深深的愛護和責任感。

在鐵路開通的典禮上,楊儼高聲宣布道:“今日起,大隋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科技和貿易共同繁榮的時代。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條鐵路能為大隋帶來無限的可能。”

在大隋鐵路竣工之後,楊儼又提出更為雄偉的計劃——蒸汽火車頭的研發。

這一想法在朝堂之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不少大臣覺得這是癡人說夢,然而在楊儼堅定的眼神和語氣之下,他們終於同意試一試。

“火車頭之事,關乎大隋之未來,吾等須臾不可懈怠。”楊儼語重心長地說著,他的眸光如炬,照亮了這個時代的前路。

他對此項技術的成功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它將徹底改變大隋的運輸模式,甚至可能成為大隋軍隊迅速調動的關鍵。

初期,設計團隊在技術上麵臨了重重挑戰,最令人頭疼的是如何讓蒸汽火車頭擁有足夠的動力。

儘管前世的知識給了楊儼不少的啟示,但是許多具體的技術細節卻難以實現,因為當時的工藝水平和材料遠遠達不到設計需求。

工部的官員和能工巧匠,經常聚集在一起討論,東拚西湊地試圖解決技術難題。

高也也加入了設計團隊,他用自己對軍械的理解,提出了許多巧妙的想法。

一個深夜,工坊中燈火通明。

一名老工匠手持鐵錘,汗水淋漓地敲打著銅片,旁邊的年輕學徒小心地用皮風箱添風,火光在他們堅毅的臉龐上跳躍。

在長桌上,楊儼和幾位重要官員圍坐其中,麵前堆滿了圖紙和模型。

“這個,能夠改良火車頭的動力不足問題嗎?”一位看似年輕的官員提問,他手指著一幅複雜的圖紙。

“或許可行。我們可以試一試增大鍋爐的容量,提高蒸汽壓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