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早就已經設定好了計劃,以後就稱皇帝偶然惡疾,在床上養病,一時半會兒起不來。
所以將當朝所有政務都暫時教與皇太後進行打理,讓其垂簾聽政。
暫時負責朝中所有政務,代皇帝養病成功後,再功成身退。
商量好了後續的所有安排之後,楊儼這才秘密離開京城,來到了輪船上,等待其他同行人員的聚齊。
這個過程相當的隱秘,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而楊儼這段時間也已經詳細的分析,並且書寫了這一次的出行計劃。
原本他是想要出使西域,西麵有歐洲這個曆史同樣悠久的區域,同樣也有非洲這種物產資源豐富,生長農作物及其繁茂的區域。
但仔細經過了思考和認真的考核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向東走。
所以說歐洲文明源遠流長,而且他們那邊也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工藝產品。
就比如玻璃等等,在他們那邊發展的極其繁盛。
但是現在歐洲發展的工業性完全不如他們大隋朝,去往那邊也學不到什麼太過於先進的技術。
至於未曾開化的非洲,他曾經考慮要不要去那裡多獲取一些農作物,但是經過仔細的對比之後,他發現各種各樣的農作物生長在美洲的更多。
紅薯,玉米,還有他一直心心念念的橡膠樹,全部都生長在美洲地帶。
如果繞過歐洲和非洲,在前往美洲。
中間雖然可以經過更多的地區,但是他們要耽誤的時間則更長。
倒不如直接東渡太平洋,直奔美洲,他們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對應區域,也能更好的獲得成果。
想到這兒的楊儼便毫不猶豫的製定了這次的計劃,將原本的向西行的計劃改為向東走。
雖然手下的人對此頗有些疑慮,不過對楊儼的計劃大部分人都沒有太多質疑。
他們立刻便改變了自己原本的西行計劃,改變成為向東走。
楊儼則是讓他們繼續填塞煤礦,他們最重要的就是擁有足夠充足的資源讓他們走個來回。
其實楊儼自己心裡麵也略微有些忐忑,直到太平洋極其廣袤,一億多平方千米的寬廣麵積,讓他們想要直接用輪船開過去,挑戰極大。
之前考慮的也是從西麵出發,途經西域國家,可以隨時的在他們那裡補充補給。
這樣也可以在經過的過程當中,從他們那裡購買煤礦等一係列的燃燒材料。
但是改變了計劃之後,也就意味著他們一往無前,直奔美洲地區。
這對他們的資源物資是極為嚴苛的一次挑戰,若是稍有不慎很可能會葬身於太平洋當中。
但既然已經選擇,那當然沒有後悔的道理。
楊儼特意的讓他們在輪船上還製作了巨型帆,這樣在燃燒煤礦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借助風力來進行行駛。
不必單純的依靠煤礦燃燒來促使輪船向東行走,也可以替他們節省下一批的燃料物資。
有了這些準備之後,楊儼這才終於登上了輪船,並且等待著所有同行人員的到來。
等到那些同行者跟自己的家人們各自告彆了之後,他們便將船駛入到了江河當中,開展起了東渡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