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盜不過五女之門【拜謝!再拜!欠更36k】(1 / 2)

申時初(下午三點後)

大周皇宮

皇帝背著手,身後跟著大內官、女官邁步進到了皇後殿內。

站在一旁迎接的皇後朝著皇帝福了一禮:“陛下,清明祭祀的事布置完了?”

說著從身旁女官手中接過茶盞朝皇帝遞了過去。

皇帝點了下頭接過茶盞,喝了口茶湯道:“朕聽說柴家的進宮了?”

“是,柴夫人和臣妾說靖哥兒去了柴家一趟,她尋思著之前錚錚姑娘遭遇的事情有些不對勁,便進宮來說了說。”

“說什麼了?”

皇後看著端著茶盞的皇帝,低聲道:“柴夫人說,盼著陛下能派人去查下當初高家父子聚麀之事。”

兆眉峰派高雲青告知徐載靖之事,皇帝自然是清楚的。

聽著皇後的的話語,皇帝一手將茶盞遞出去,一手抿了抿自己的胡須道:“柴夫人是懷疑高家把錚錚的行蹤泄露了出去?”

“柴夫人有此懷疑,還說當年讓高家父子出此醜聞的女子來曆不明,說不準是哪裡送去的!”

皇後說完,看著愣住的皇帝,沒有繼續說下去。

片刻後,皇帝冷笑一聲:“嗬他們高家姑娘嫁的這麼遠.如此說來,高家是該查一查。”

“來人!給登州去信,讓皇城司查探一番。”

“是。”

看著轉身去傳旨的大內官,

皇帝依舊神色不動的坐在椅子上,

多年的夫妻讓皇後知道此時皇帝正在思考,皇後沒有過多打擾的皇帝,隻是輕手輕腳的將重新斟滿的茶盞放在了皇帝手邊。

殿內服侍的內官和女官呼吸也慢了下來,

安靜了好一會兒後,

皇帝深深出了口氣:“朕記得,之前戶部陳顯說過北遼寺廟供養錢的事兒。”

皇後點頭:“陳尚書是說過此事,北遼崇佛,一些大的佛教寺廟都可以自己鑄供養錢幣,這等鑄幣還能在北遼境內流通。”

皇帝嘴角有了一絲冷笑:“看來皇城司的猜測沒錯,之前兗王藏起來的金銀,來路不單是搜刮的民脂民膏。”

“說起來,前幾日朝中臣子進言應伐北遼,朕今日覺得他們說的也不無道理。”

聽到皇帝此話,皇後麵上有些疑慮道:“陛下,如今白高方定,實在不好再啟戰端。”

皇帝點了下頭。

傍晚,

汴京,

祝宅,

從小雅巷娘家回來的倪祈秋帶著女使進了內院兒,

看著正在院子散步的婆母,倪祈秋笑著走過去:“婆母,兒媳回來了。”

徐載靖姑姑祝徐氏一笑:“家裡布置的如何了?”

“有孫家親戚幫忙,布置的差不多了。”

祝徐氏點頭:“那就好,秋兒你跟我過來,給相州老家寫封信!”

倪祈秋趕忙走了過去,攙扶著自家婆母進了屋。

女使幫著在桌上鋪著信紙,倪祈秋十分熟練的磨墨,一邊磨墨一邊道:“婆母,是有什麼事兒?”

祝徐氏道:“方才侯府你表嫂來了,說侯府莊子上需要些會武藝的丁壯。”

看著倪祈秋的表情,祝徐氏繼續道:“莊子上有需要日夜看護的東西,丁壯們白日還要乾活,總要有信得過的人輪開值守才好。”

“兒媳明白。”

說著,倪祈秋便拿起毛筆掭墨寫了起來。

“在信中說明白,侯府和咱們家會有銀錢送到祝家堡,到時地裡的活堡裡雇人乾便是。”

“是。”

二月下旬這日,

從去年冬至日算起的第一百零五天,

乃是寒食節,

京中有十五歲的姑娘們多是在此日行及笄之禮。

所以,今日一早孫氏便帶著兩個兒媳婦還有仆婦們忙個不停,準備著今日參加及笄禮所要穿的衣服、送的禮品。

勇毅侯府大門口,

往日懸掛燈籠的位置,

今日固定著兩根細長的柳枝,

垂下的柳枝上串著一串昨日蒸熟的鑲嵌著紅棗的燕子狀炊餅。

侯府的廚娘手很巧,紅棗鑲嵌在麵中露出一小點,蒸熟後露出的紅棗就如同是燕子的眼睛。

晨風吹過,

串著這炊餅的柳枝在風中輕輕搖晃。

“嗒嗒嗒”

有馬蹄聲從侯府側門中傳出來,

片刻後,

一匹雄壯神俊的黑馬從門中邁步走了出來,

馬背上的少年看著門口的柳枝同身旁的載章道:“哥,昨日回來的時候沒注意,咱們家門口這子推燕當真是活靈活現。”

跟出來的載章笑了一下。

徐載靖驅馬朝前走了幾步,來到了柳枝不遠處細細看著,

還沒看幾眼,徐載靖趕忙扯了扯小驪駒的韁繩,口中喊道:“去去去,你可不能吃這個東西,這是用來紀念古人介子推的!”

“唏律律~”

張開馬嘴沒吃到麵食,就被主人扯到一旁的小驪駒打了個響鼻。

徐載靖一行人出了曲園街,

拐上大街後走了一段路,

馭馬走到汴京運河上的大橋,

徐載靖騎在馬上,看著運河中船舸爭流重新繁忙起來的樣子微微一笑。

下了大橋,

之前走水燒成廢墟的那片地,如今已經重新建起了新屋,竹製的腳手架圍著,也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

一路走來,

街道旁不論是店家還是門戶,門上多有懸掛著那子推燕。

各家主母或廚娘的手藝不同,那麵製的子推燕樣子也是千奇百怪。

快到積英巷的時候,

天色已然大亮,

路邊有懸掛著‘王家紙馬’幡子的店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