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汴京來信,但不是!【拜謝大家支持!再拜!】(2 / 2)

“是,鋪長。”

拿著書信,看著上麵最早的臘二八的字樣,他知道這來自汴京的信在路上走了二十天。

走了幾刻鐘,來到洪府側門敲開門後一個小廝接過了信函,這位鋪長在門口稍微等待了一會兒,小廝拿著紅繩穿著的銅錢走了過來。

“謝過鋪長,這是我們府上大娘子給的賞賜。”

“謝貴府賞。”

側門關閉,鋪長高興的把賞錢放在了懷裡。

洪府,知州大娘子姓彭,乃是富安侯遠親的嫡女,和妹妹都嫁給了中了進士的讀書人,不過是一個外派揚州,一個留在汴京。

平日裡也都有書信來往了解一些汴京的趣聞時事,平時都公器私用,用的遞鋪裡的急腳遞,但是年底汴京遞鋪信件繁忙,官階不夠也就用不了急腳,隻能用普通的步遞了。

看著信函,多是京中官員豪門的趣聞或醜聞,比如戶部某文官被申斥、刑部剛上任了個厲害的都官、盧老尚書嫡孫女到了議婚的年紀、寧遠侯府二三事、韓國公令國公家兒郎一起嫖宿綺雲樓、勇毅侯整肅天武軍、最後麵是一句忠勤伯爵府收了一個唱過戲的妾室。

彭大娘子看著信中的信息,與揚州關係比較大的就是勇毅侯和忠勤伯爵府兩件事兒了。

摩挲著信紙,彭大娘子在心中合計著過幾天去盛家拜訪的時候,還是要和盛老夫人多說幾句話,奉上自己對這位得了牌坊的節婦的敬意。

本州通判的大娘子王氏的親姐姐在汴京,定是知道了忠勤伯爵府納了個唱戲的戲子為妾,相信她這段時間會安靜一些,不會在再用自家父親配享太廟,姐夫家中累世官宦的官場關係來貶斥她看不上眼的同僚女眷,繼續和自己彆苗頭了。

知州和通判是同僚,但是大娘子們還是比一下家世、娘家和女婿的。

這時,彭大娘子屋外一個是聲音傳來:“母親?我回來了!”

屋外彭大娘子的貼身媽媽也喊著:“大娘子,三姑娘回來了。”

洪家三娘如同一個得勝歸來的小將軍進了屋裡。

“三娘,詩會可還好?”彭大娘子從桌上抓起一個蜜餞問道。

“自然是好玩的,今日您女兒我又是一手詠風的詩,被評詩會第一呢!”彭三姑娘得意的說著,順手拿起了桌上汴京來的書信。

“你!去之前就告訴你了,這是人家提舉家女兒為了議親揚名的,你去奪了頭彩!你是真的不聽話。”彭大娘子說道。

“娘,是她自己詩才不行,關我什麼事啊?”

“那盛家的大姑娘可去了?”大娘子問道。

“自然是去了,作了個看得過去的詩,輸給我了。”

“你再仔細思量一下,人家是不是輸了。”彭大娘子道。

這姑娘道:“嗤,又是藏拙的老一套。”

因洪知州年紀比盛紘大些,所以嫡三女的年紀和華蘭相當,彭三姑娘和華蘭作為揚州前二的實權官員的女子,兩人是有些彆苗頭的。

但是盛華蘭雍容華貴,知書知禮,不會因為嫡庶而區彆對待,更不會在一些對彆人重要的詩會、品茶會上奪主辦人的風采,壞彆人的事。

在揚州貴女之間的行事,頗肖其父盛紘。

而彭三姑娘,自小被父母嬌養,最重嫡庶之彆,普通人家的庶女和她說話,她都很少搭理。

而且她最愛在人多的時候爭個勝負長短,享受眾多貴女們服輸的表情。

作為知州嫡女,其他家的女兒們自然是讓著不敢擾了她的雅興,行事頗像彭大娘子年輕的時候。

所以,兩個姑娘的地位相當,但是在揚州官員官眷女兒們之間朋友的數量相差懸殊。

看著自家女兒盯著汴京的信,彭大娘子囑咐道:“如今勇毅侯得了聖眷,盛家大姐兒更是長在盛老夫人身前,這事你可彆.胡亂傳!”

“知道了,娘。”

彭三姑娘眼神一動,聽出了自家母親話語裡的意思。

她自是不會興衝衝的去宣揚這等事情,省的被人說行事輕浮,定要找個沒城府性子急還和盛華蘭有些齟齬的官眷女兒才好。

不過倒也不急,等她納彩宴的時候再傳也不晚,但時候狠狠的下了她的麵子,看她還裝不裝。

感謝大家的厚愛,月票投的作者想哭。

一是感動,二是這欠的章節,我怎麼還啊。

痛苦並快樂著。

隻能儘力碼字。

拜謝。

後麵章節作者攢著發,想法是早晨一章,晚上三章。

加更不定時。

其實,這本書本就不是快穿走情節的書。

讀者們著急,理解,但是直接到揚州,大殺四方,救了衛小娘,好了,沒了,一句話的事。

我認為的水,是能用成語,非得解釋一下,作者在儘力規避了。

一本書畢竟是一塊塊的情節磚塊砌成的作者儘量多更,攢著更!

感謝。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