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壽安鄉場(2 / 2)

“這麼多!”楊霄聽到農興業的彙報很是驚訝。

目前確定失聯的女孩是二百五十三人。

其中有四十幾人是確定被帶到國外,進入暹羅國境內失蹤。

其餘的兩百人分散在國內各大城市。

因為這些人離開西康後再沒有跟家裡聯係,排查起來很困難。

隻有在主要務工城市的暫住係統中查詢。

有的人或許根本就沒辦理暫住證。

想要找到無意義大海撈針。

楊霄沒想到隻壽安鄉就占了二十七人,超過總失蹤人員的十分之一。

難怪羅三娃能拉起幾百人到康城去。

農興業清歎一聲,說道:

“楊局,壽安鄉窮啊!

地無三尺平,每年累死累活也沒多少收成。

這裡的村民重男輕女的情況非常嚴重。

因為男孩可以成為家裡重勞力啊。

早幾年還有生了女孩丟糞坑溺死的事發生。

這幾年隨著咱們鄉政府和鄉派出所挨家挨戶宣傳法律,情況才有所好轉。”

楊霄對山區糟糕的情況有所準備,可是聽到農興業的話還是忍不住咂舌。

如今已經是二十一世紀,可是壽安鄉仿佛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看不到任何發展的跡象。

唯一有變化的或許是鄉政府剛剛在年前粉刷了的院牆吧。

集市裡最常見的就是婦女背上背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子,身邊跟著一個或者幾個半大的丫頭。

小子手裡拿著餅。

丫頭們隻是眼巴巴地看著。

等著餅從弟弟手裡掉下來,飛快地從地上撿起來,往嘴裡塞。

這樣的場景對出生在蓉城的楊霄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在楊霄的記憶中,姐姐才是家裡最受寵的那個孩子,有什麼好東西都得給姐姐留著,姐姐沒回家之前,楊霄連碰都不能碰。

難怪女孩們有機會出山,就不再跟家裡聯係,她們根本無法擔起家庭沉重的負擔,渴望逃離原生的家庭。

國家脫貧的工作任重道遠。

楊霄記得二十年後,國家才宣布脫貧攻堅任務完成。

像崇禮縣這樣的地方,是最後一批脫貧的地區之一。

楊霄不是政務官員。

對眼前的情況也無能為力。

他能做的隻有為農村們創造出安定的治安環境。

農興業沒有注意到楊霄表情的變化,繼續跟在身邊說道:

“這幾年新盛學校的招生老師都會到壽安鄉來。

動員村民們把輟學在家務農的女孩送學校去,不但不要學費,還為孩子們提供食宿,有些孩子去了新盛學校,每星期還能往家裡帶一些學校發的東西。

所以咱們鄉去新盛學校讀書的孩子多,沒再回來的也多。

比如張偉才家的大閨女……”

三人已經進入鄉場的主街。

兩邊的路牙上擺滿了籮筐、挑子,來來往往的人很多,道路變得擁擠起來。

農興業得推開麵前的人,才能跟上楊霄的腳步,跟楊霄說起張偉才家的情況。

在農興業口中,張偉才是個不講道理的渾人,因為老婆連著生了兩個閨女,讓他覺得在鄉裡抬不起頭來,隔三差五地打老婆出氣。

三年前,鄉裡來了個跑場的貨郎,張偉才的老婆讓貨郎給拐跑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