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當時給楊寧的建議是聖人王陽明的一句名言:
“始信心非明鏡台,須知明鏡亦塵埃。人人有個圓圈在,莫向蒲團坐死灰。”
田豐的意思是告誡楊寧,不要死守著不動心一成不變,把生活過得索然無味,走出去、動起來,或許有一番彆樣的風景。
這句話是聖人王陽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核心思想的延伸。
那次的談話堅定了楊寧辭職的決心。
楊寧用半年時間,交出一份讓老師滿意的答卷。
田豐看著秦頌揚,說道:
“頌揚,你的這個小師妹很了不起啊。
有魄力,敢想敢乾。
咱們奚川最大的醫藥公司就是小寧的手筆。
小寧在國有企業股份製改革,競相私有化的大背景下,反其道而行,大膽引入蓉城國有資本,為國資投資打開新的思路。
很了不起!”
九十年代開始,全國各地的國有企業大麵積被市場淘汰,不少企業進行股份製改革。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資委應運而生。
企業在探索發展的道路。
手握大量資金的國資委也在尋找投資的方向。
目前國資委的投資手段主要還是二級股市,以及政府牽頭的企業或者項目。
蓉城國資委入股紅星,放棄絕對控製權,不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在零幾年的內地是相對超前的資本運作。
這樣做的好處是紅星生物醫藥具備國資背景,在與其他企業,特彆是外國醫藥公司的競爭中擁有足夠的底氣,同時又摒棄了國有企業繁複的管理,讓企業更加高效。
算是公私合營。
這樣的運作不是稀罕事物。
可是要運作成功,協調國有資本和私人股東之間的權益,股權分配等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楊寧的紅星生物醫藥能在短時間崛起,有值得研究學習的地方。
秦頌揚即將上任蓉城市市委書記,上任前對蓉城進行過大量調研。
在民營企業方麵,紅星生物醫藥的異軍突起吸引了秦頌揚的目光,他沒有想到紅星的背後是楊寧操盤運作,此時對坐在身邊的這位小師妹刮目相看,說道:
“師妹,看來以後咱們得多交流啦。
在資本運作方麵,我有很多問題想向師妹請教。”
田豐和楊寧有些意外地看著秦頌揚。
秦頌揚解釋道:
“老師,組織部已經找我談話,決定調任我到奚川,任蓉城市市委書記。
以後啊,我就能經常來家裡拜訪您了,您可千萬彆嫌學生煩啊。”
“這是好事啊!”田豐為秦頌揚開啟新的仕途感到高興。
楊寧聽到這個消息,馬上明白父親楊鎮南的良苦用心,向秦頌揚賀喜,半開玩笑地道:
“師兄,恭喜你。
師妹以後就仰仗師兄的關照咯。”
“師妹客氣啦!”秦頌揚打著哈哈,說道:
“像師妹這樣的明星企業家,是我們地方政府關照的重點。
希望師妹繼續投資。
為奚川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秦頌揚跟楊寧打起太極。
他不會因為跟楊寧的私人關係,就在工作中對楊寧大開綠燈。
楊寧感覺到秦頌揚的疏遠,她想要靠上這座大山並不容易。
秦頌揚的反應很正常。
這是他跟楊寧分彆多年後第一次見麵。
在得知楊寧企業家的身份後,刻意保持距離。
如果連這點覺悟都沒有,秦頌揚不可能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