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副廠長要去市裡的榨油廠,他的助理拐了腳,不方便出行,俞向安因為字寫得好,入了王副廠長的眼,就讓人來問她明天方不方便跟著一起出差。
早上出發,傍晚回來。
俞向安自然答應了。
她晚上回去跟俞青山報備了一聲,對這種事,俞青山作為父親,不由得多問了幾句,知道那位副廠長今年快五十了,這才放下心來。
第二天一早,俞向安就和王副廠長坐上了廠裡的車出發,他們食品廠是有自己的貨車的,隻有一輛,是整個廠的寶貝,他們這次出去,還是蹭車,今天要運貨出去,晚上回來的時候還能再蹭一次,免去了不少麻煩。
這時候出遠門交通可不發達,車次很有限,車票也不便宜。
俞向居拉著五姐的手不願意放開:“五姐,你要去市裡了,市裡是什麼樣的啊?”
俞向安也沒去過,隻能看像俞青山。
俞青山是去過幾次的,他哈哈笑了兩聲:“等你大了,帶你去,讓你親眼看看。”
第二天,俞向安早早的到了停車的地方。
兩個司機比她還要早,正在檢查車子。
沒多久,王副廠長也到了,司機做了駕駛位和副駕駛,他們兩個在後麵車廂和貨物一起。
每次出車,都是司機位上一個人,旁邊副駕駛一個人,都是有一把力氣的青壯年,座位底下還放著木棍和柴刀。
現在拿方向盤的是很受人歡迎的一個職業,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還能順帶著便宜買彆的地方的特產,要是膽子大一點,幫忙代買,更是少賺不了。
不過跟得利相對應的,危險性也是不小的,現在這時候沒有隨處可見的修車廠,出了問題隻能自己上,太高深的問題不好說,簡單的維修知識都要掌握,而且路過什麼偏僻路段還會有遇到劫道的風險。
民風淳樸不假,不過再怎麼,也是少不了有這樣的人存在。
俞向安和王副廠長跟貨一起在後車廂坐著,隨著路段的坑坑窪窪一起搖擺。
又是剛吃了早飯,滋味酸爽。
俞向安不由得開始發散思維轉移注意力,她也會開車,她在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去考了駕照,已經有四年的駕齡了,不過她開的是自動波,跟現在的車有些差彆,讓她開應該沒問題,不過在七十年代,擁有自己的車簡直是個天方夜譚。
如果在後世代比的話,在這個年代擁有一輛自行車,或許就是在後世一線市中心擁有一處價值上億的彆墅?人脈、財富缺一不可?
過了一段時間,緩了口氣,車猛烈的顛簸了一下,然後車死火,停了,前麵的司機重新啟動,車身抖動了一下,沒了聲息,隻能前麵傳來司機大哥的喊聲:“廠長,車壞了,先下車檢查一下。”
俞向安打量了一下四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隻有高低不平的黃泥路和兩邊的山坡野草。
在這種地方?車壞了?!
她表示有點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