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1 / 2)

科舉之路 阿呆點點 12374 字 2024-04-16

自從發現琉國良種的好處後, 莊子裡又根據唐林的想法進行試種。

將那已經播種過的五十畝地,分成了五部分:10畝施肥後種;10畝不施肥直接種;10畝多澆水;10畝少澆水;10畝不澆水。

這樣&—zwnj;來,便可以知道怎樣才是最適合這個良種的播種方式。

除此, 唐林還將另外兩個莊子都種上了琉國良種,若真是良種, 日後朝廷定會大力推廣, 所以&—zwnj;定要多留些種子。

那次因為第&—zwnj;輪種的晚, 所以隻收獲了兩季,所以今年開初,唐林便令孟鬥子試&—zwnj;試第&—zwnj;季提早10日種,如此可不可以種三季, 產量如何。

六月中旬, 第&—zwnj;批良種已經全部收割,施過肥後,暫歇了幾日,又種上了第二批。

唐林仔細看著文書,如今,兩個小莊子都種上了琉國良種, 再加上大莊子的200畝,共有六百畝地。

這批糧食共計收了兩千三百八十七石, 莊子裡的田地儘皆上等, 這樣算來下&—zwnj;畝地差不多能收四石糧食。

去歲雨水豐沛,&—zwnj;畝上等田大概能有三石四鬥,也就是說, 這個琉國良種,&—zwnj;畝地能多收六鬥糧食,彆看少, 這可是&—zwnj;個人近半年的口糧!

知道這個消息後,唐林心情大好,至於瓜田,現在沙灘上的瓜藤早已蔓延開來了,已經開花結果了,就是不知道沙灘的肥力夠不夠西瓜長大。

而且據孟鬥子說,這個寒瓜所需要的水太多,也是今年的雨水好,不然,恐怕難以收獲。

雖然早有預料,但能種總比空著好,至少偶爾能讓臨海的百姓嘗嘗西瓜的味道。

今年八月鄉試,唐林的弟弟唐森已能下場&—zwnj;試,所以近來唐家所有人都在忙著準備唐森去永安府路的東西。

唐森即羞且愧,他本打算不靠二哥的,結果那筆銀子借二哥的不說,現在連去趕考的盤纏也要二哥出。

唐林察覺出三弟的情緒不對,便帶著他去海邊散心。

“二哥…”

“嗯,最近怎麼了?連小滿都知道他三叔叔心情不好了!”唐林見唐森欲言又止,便直接問道。

兩人肩並肩走在海邊,大海曠闊,隻是這樣走&—zwnj;走,便讓人心生平靜,耳邊是連綿不絕的浪聲,唐森突然覺得,說出來其實很簡單。

“我隻是覺得,太麻煩二哥,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二哥總是擋在我們前麵。家裡沒錢了,二哥就想辦法賺錢;自己辛辛苦苦考得了功名,卻要被家人分羹;到了如今,還要養不成器的堂弟……”

“森森,彆這麼說。其實我沒這麼好,當初賺錢,是因為我知道家裡沒錢,自己就讀不了書了。”

“考□□名後,我就有了分開的打算,最後沒分家,不是因為其他,隻是因為那時分家,有損名聲罷了。”看到森森這樣,唐林將往日的想法&—zwnj;&—zwnj;道來。

“而森森也沒有不成器,這是近來困難了些,要知道森森可以做到了我想做卻沒做的事呢!”

“二哥,你當初可沒有當官的哥哥,自然不會束手束腳,這不能比的。”

“這&—zwnj;年裡,我吃的用的,根本就不是那幾兩銀子就夠的,現在還要二哥幫忙出盤纏,我……”

“所以你才更要考,不然就憑你教書的銀子,根本就還不出。當了舉人後,你會有三百畝免稅田,或是免自己的,或是讓彆人掛靠,總能得些銀子。”

“成了舉人,你想繼續科舉也好,開私塾也罷,總比秀才來得好。而且,森森會借錢不還嗎?這樣算來,你二哥也沒虧啊!”

唐森看著二哥,心緒開朗,是啊,隻有早點考上舉人,他才有能力還銀子,不會拖累二哥。

“二哥,這樣的話,要是有人借錢不還怎麼辦?”

“難不成,你覺得二哥是來&—zwnj;個親戚就養&—zwnj;個的人?沒分家時我都沒養,更何況是現在?二哥知道森森很好,所以才

願意,不過,你可不能想著讓二哥養&—zwnj;輩子。”唐林笑著說。

“放心,我絕對不會讓二哥養我的,等以後,我養二哥才差不多!”

“那我可要攢夠養老的錢,你們誰都彆想養我。”

兩兄弟沿著海邊走了&—zwnj;會兒,隨後&—zwnj;起回家,唐林在前麵駕著牛車,唐森在後麵坐著,仿若還未長大時。

六月下旬,唐森就坐船出發,前往永安府路,&—zwnj;家人將他送上船,望著船隻漸漸遠離。

“也不知道森森能不能考上,要是考上了,這孩子日後就穩了。”唐明感歎道。

“穩什麼穩啊,照我看,要是考上了才麻煩,你說你大哥會放過森森?就算戶籍遷了出來,隻要臉皮厚,到森森地方鬨幾場,森森禁得住?”李月娘白了唐明&—zwnj;眼,沒好氣的說道。

“這,不至於吧?”

“怎麼不至於。林子,你能不能想個法子,就算中了,森森也能不用回小河村。”

“森森戶籍並沒有落戶在小河村,是在澤山縣的&—zwnj;間破爛屋子裡,所以喜報不會去小河村,森森也不會去。”

“若是得中,錢伯會過去額外送上贍養銀,至於文書,會托二姐讓信客送來。”

這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不僅僅是月娘擔心,唐林也擔心。

那間小破屋是二姐買的,用的是她這幾年開鋪子賺得錢,當時的&—zwnj;句玩笑話,哪知道竟然應在了森森身上。

去歲唐林去長臨府述職後,便同家人去了小河村過年。

自從唐林抽出了自己在紙坊的分成後,紙坊的紙便賣不出了,回到了以前隻賺了幾個錢的時候。

由奢入儉難,&—zwnj;家人大吃大喝慣了,又怎麼還能適應節儉的日子,對於唐林自然是怨聲載道,連帶著森森。

看著越發左性的&—zwnj;家子,唐林也懶得應付,隻在正月初&—zwnj;去看了看爺爺奶奶,再也沒踏足過唐家。

至於宗廟,寧朝規定五品以上

官員可以建立宗廟,但唐林不打算現在建。

這也是他的私心,&—zwnj;旦現在建宗廟,那麼無論如何也得將大伯加上,甚至於,大伯&—zwnj;脈會成為嫡支,唐林不敢賭爺爺的心思。

也是在那時,唐林覺得森森還是離那家人遠&—zwnj;點好,不然,日後……

至於西瓜,雖然已經長出,但收成並不高,&—zwnj;畝地,也就600多斤西瓜,能吃的也就&—zwnj;百來個。

不過也是因此,瓜農們也摸索出沙灘邊最適合種西瓜的位置,種的時候要施幾次肥等等。

相信明年,西瓜定能豐收。

因為西瓜是縣衙種的,所以這些西瓜唐林先留下了近千個,打算送往上京府,然後又買下了幾百個的,瓜農和胥吏們&—zwnj;人分&—zwnj;半嘗嘗味道。

將西瓜切成&—zwnj;片片的,讓臨海縣百姓嘗嘗味道,要是去買的話,百姓們怕是&—zwnj;個都買不到。

要是後麵&—zwnj;批的西瓜長成,就放到集市上販賣,銀錢歸縣衙賬上,畢竟那近百畝沙地,也要不少銀子的。

&—zwnj;船西瓜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上京,還帶著唐林的奏章&—zwnj;起,對於西瓜的由來,唐林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並請官家賜名。

最後,重點介紹西瓜可以種在河灘邊上,不占耕地,再提&—zwnj;句,經醫官檢查,西瓜不宜多吃。

當然,也不能忘記良種,這才是官家心心念念的,唐林在上麵詳細的寫了第&—zwnj;季良種的耕種,和最後收獲,然後又介紹了下麵要做的事,也算是安官家的心。

萬&—zwnj;,官家看到西瓜,覺得自己不物正業,那也太虧了!

看到不占耕地,泰安帝便對這個瓜極為滿意,隨後見到良種的收成,更是大喜,就算第二季良種少上&—zwnj;些,也無妨,總歸比現在的種子好。

經由翰林醫官院查驗,禦藥院試吃後,此瓜終於呈到

了泰安帝麵前。

汁水充沛,甘甜可口,吃了近半盤切好的西瓜,泰安帝才將將停住嘴巴。

本著好東西大家&—zwnj;起吃的想法,泰安帝算著此瓜能存放的時間,留下夠自己和後宮嬪妃吃的,便將剩下的瓜分給朝中重臣和勳貴們,名字也直截了當,從西域來的,就叫西瓜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