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呼喊聲,在縣衙值班的弓手立馬衝出來,看到一片混亂,連吼
帶喊總算將隊伍給排好了,還留了兩個人幫忙管理。
那男子報完名後,打算回村裡說這件事,他們村靠海,地裡種不出東西,隻能靠打漁糊口,現在海上多風,他們都是小漁船,一吹就翻了,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敢出海。
以前,他們隻能來縣城找活乾,找不到就去碼頭搬貨,要是兩個月都閒著,那冬天就過不下去了。
可縣城裡的活不好找啊,碼頭雖然要人,錢也多些,但風險太大,從船上搬東西下來,腳不穩就會掉下去,到了海裡僥幸回來,還要賠貨物,拖累家人,還不如直接死了的好。
男子剛出城門,就看到同村的男人結伴過來,原來是村長知道消息後同村裡人說了這件事,所以大家結伴過來看看。
男子知道後,馬上讓他們去縣衙報名,取牌子,上麵還有數字,差役告訴他這是取飯拿錢要用的,沒有牌子就不能做這個工作了。
幾人聽了,連忙朝縣衙跑去。
報名隊伍排的很長,周圍還有一堆人圍著看熱鬨,以前縣衙招人可從沒有過這麼多人,不逃跑算是好的。
“照這樣下去,很快就能招齊一百五十人,這些都是靠打漁為生的百姓?”
唐林站在縣衙門口望著隊伍,現在是農忙時節,有地的百姓忙著豐收,自是不會過來的,隻有普通漁民,船小風大,打不了漁,才會來報名當力夫。
“正是,臨海縣靠海的村子有五個,每個村子一百多戶人家,這人自然多。唐知縣,不若我們多招一些?”
鄭主簿看著這些百姓,心下一軟,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不少漁民來縣城找活做,實在找不到的,隻能回去打漁,不然家裡人會熬不過這個冬天。
也是因為如此,每年這個時候,臨海縣總會少很多漁民。
“也好,本來一百五十人,我們預計的時間是兩個月,再多招一百人,也能建造的快一點。”
“外麵百姓這般多,不如將《臨海集市圖》拿出來吧!好歹讓百姓們見見,我們集市日後的樣子。”
唐林見外麵的百姓對將要建
的集市這麼感興趣,就想將畫拿出來了,也算是給百姓一個想頭,等日後這個集市一定會成為臨海縣最熱鬨的地方。
聽到知縣這麼說,鄭主簿還能說什麼?當然得同意。
隨後臨海縣衙大門開啟,兩個胥吏小心翼翼地將掛著《臨海集市圖》的架子搬了出來。
百姓們隨之一靜,他們從未見過畫,也不懂得鑒賞,但畫的好不好看,他們還是知道的。
見百姓如此,胥吏們也有些無措,他們本來以為百姓們肯定會很高興,然後談論上麵的東西,可現在這樣,是什麼情況?
“唐知縣,這畫上的,是我們臨海縣的集市?”一名老者看著畫,聲音顫抖。
他以前讀過書,在看到了那幅畫下麵的“臨海集市圖”這五個字時,心中激動萬分。
聽到這話,周圍百姓倒吸一口氣,又屏住呼吸,盯著站在縣衙門口的唐知縣,就怕錯過唐知縣的回答。
唐林走了過去,站在架子旁,肯定道:“正是,這是我們將要建造的臨海縣集市。”
“你們瞧,這中間就是我們的正南大路,再過去點就是城門了,那兒還有……”
唐林將畫上的東西一點點地說給百姓聽,周圍的百姓越來越多,可奇異的他們隻是靜靜地站在這邊,聽著唐知縣對臨海縣集市未來的構想,這些,是他們從未聽過的,也從不知道的。
聽完後,那個老者緩緩地說:“那真是太好了!”
那個老者盯著那幅畫,眼睛渾濁,還泛著水光,整個人都有些癡癡的。
見百姓們還在看著那幅畫,唐林打算回縣衙繼續處理公務,正當他想要進去時,卻聽到那個老者說:“唐知縣,臨海縣能等到你,真是太好了!”
唐林轉身,朝老者行禮,說道:“能來臨海縣,亦是唐林的幸事!”
回到縣衙後,唐林心中五味雜陳,處理公務的時候總是想要臨海縣的百姓,總會想起那個老者,那個老者像是個讀書人。
“鄭主簿,你認識那位老者嗎?”
鄭浩拿著文書的手一頓,低聲說道:
“認識。”
“他是臨海縣人,中了秀才後,在臨海縣擔任主簿。十五年前,他被撤職了,因為冒犯上官。”
見唐林神情不對,鄭浩又說道:“唐知縣,你彆看他這樣,他家可是臨海縣的大戶,兒孫也孝順,隻是還是和以前一樣愛操心,總喜歡在臨海縣到處逛。”
“是嗎,那這幾年,他會看到臨海縣會一點一點的改變,變得越來越好!”
唐林說完後,將自己埋首於各種資料之中,他想要更了解臨海縣一點,特彆是海港碼頭,這個碼頭隻要利用得當,那麼臨海縣就不會隻是一個上縣!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6-13 23:27:04~2021-06-14 21:50: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淼淼喵嗚 33瓶;喵冬、榆犁 10瓶;阿溫 5瓶;吉米 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