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 136 章(2 / 2)

科舉之路 阿呆點點 8881 字 2024-04-03

其他孩童都搖頭,不過小郎似是想起了什麼,說道:“叔叔,我記得我家開了很多店,店裡有很多很多的糧食。”

“那小郎記得家裡的店叫什麼名字嗎?”

小郞搖頭,唐林也沒硬逼著,一個四歲的孩童能說出這些來,也算不錯了,不過這樣看來,這夥人略人都是有目標的,非富即貴。

回到府衙後,唐林也沒急著回家,而是先讓人詢問,至少得問出他們是哪裡人,孩童是從哪裡略來的。

同時,也派胥吏去永興府的大戶家裡詢問他們家中有沒有丟小孩的,雖然他們的官話不像是永興府的,但還是要問上一問的。

酉正時分,這些人總算張口了,這些孩子都不是永興府的,而是永興府隔壁幾府的。

永興府因為唐林的關係,百姓也知道有略人者俗稱拐子,自身對孩子們看得嚴實。

還有府兵時時巡視,他們還想要略走唐知府家的小郎君,決不能提前露出馬腳。

而且據他們交代,這五個孩子都是長和府、長賀府、長羅府大戶的孩子,其中四個富商家的,還有一個女童是因為長得著實好看,家世也不凡,所以才略過來的。

以前他們都是隨意略人販賣,但這次不同,上頭指定要這幾個人,還有唐知府家的孩子,送往上京,再多的,他們也不知道了。

唐林看到這供詞,幾乎能確定是某位皇子的手筆,爭奪那個位置需要銀子,所以才需要富商家的孩子來轄製他們,少的能拿一筆,多的恐怕能讓那些富商為其所用。

隻是唐林也疑惑,一般隻要亮出身份,富商自然會願意出一筆銀子,投靠皇子,畢竟身份地位在這裡,難道這個皇子已經到了連富商都嫌棄他的地步?

而自己雖然是永興府的知府,但是不在上京,也無影響官家的能力,雖然有些功績,就於奪嫡也沒什麼用,除非,他是得到了什麼消息,覺得自己有用……

就在唐林糾結的時候,府衙外頭有人來領孩子了。

來者頗為儒雅,不像是商人,身旁還跟著一娘子,形容憔悴,應該是其妻,見到唐林後,他起身作揖。

說道:“見過明府,在下為長賀汪家三郞,聽聞小女為明府所救,特來接回小女,對於明府的大恩,在下感激不儘。”

“汪三郎不必如此,到底是不是令嬡,我們先去確認才好。”唐林聽後,連忙扶他起來,帶著他前往慈幼堂。

永興府衙也有自己開的慈幼堂,由胥吏管理,伊娘也常常過去看,這五個孩童現在就住在那裡。

因為共患過難的緣故,五個孩子之間極為親近,到了慈幼院也湊在一起玩,見到唐知府來了,連忙過去。

阿嵐注意到唐知府身邊麵熟的人,呆了片刻,直到那個女子跑過來抱住她,她才反應過來,哭著喊道:“母親!”

汪三郎眼眶通紅,他年逾三十才得一女,這是他的獨女,結果差點被人略賣,如今找回,高興之餘更是心疼。

離開前,汪三郎特拿出許多錢財,見唐林推拒,便說:“能抓到這些人,明府還有官吏功不可沒,聽說還出動了永興府的府兵,連日辛勞,這裡也沒多少銀子,給將士們買點吃的也是我們的一份心意。”

話到這份上,唐林也不好推拒,送人離開後,不過兩日就有其他孩童的親人過來了。

小郎的父親是長羅府的糧商,長慶府路大部分糧食都由他收購販賣,其店都開到北方了。

阿七和五娘分彆是長和府大戶的孩子,兩家在長慶府路也叫得上號,二郎家則在長賀府,亦是豪富。

而且能看出來,這些孩子都是受寵的,可以說這些幼童的家裡,幾乎是整個長慶府路最有錢的那些,而且生意能做到這份上,背後自有靠山,自然不會在隨意投靠他人。

就是不知道這幕後之人是隻綁了長慶府路的這些幼童,還是其它府路也去了。

而且這手法,唐林不得不想起長臨府的前任知府,當初他說攢錢投靠皇子,但現在看來,恐怕這知府早已投到那皇子手下。

所以自己是因為長臨府的事情被記恨了?

就在唐林心生懷疑時,老師的信到了,看完這封信後,唐林才明白,為什麼這些皇子跟按捺不住似的,派人前來遊說。

信中隻說了兩件事,一是太子身體虛弱,二是官家常常誇讚唐林。

之後就是各式各樣的玩具,外帶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廝,都是給小滿的。

太子如今三十七歲,初春時感染風寒,本以為並無大礙,結果越拖越久,到如今還未好全。

眼看著太子身體快要熬不住了,眾位皇子自然心熱,爭相拉攏朝中大臣,擴大自己的勢力。

至於唐林,本來皇子們並沒將他放在心上,結果因為他功績著實突出,而且這次的灰泥和煤礦更是讓泰安帝大為讚賞,這些皇子知道後自然上心。

看老爺子的樣子,還有好幾年好活,而唐林晉升速度快,又得老爺子看重,幾年後恐怕能幫上大忙。

其中,唐林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是至關重要,上次回京述職,整個上京府的人都知道唐林對於自己的孩子很是疼愛,而且還是獨子,孩子在手上,自然能轄製住唐林。

這些也是唐林自己猜測的,但是這個可能性極大,可唐林也不是什麼好性子的人。

他不打算瞞下這些,以圖日後,他知道官家是什麼樣的性子,喜歡什麼樣的臣子。

像這樣重大的事情,作為臣子自然要跟朝廷、官家述說情況,而且這些略人者可是有備而來,範圍甚大,這樣的事情自然要交給朝廷來辦。

官家不傻,這麼明顯的事情定然會懷疑到皇子頭上。

若是想要追查,可能唐林的勢力還差了點,但官家不同,執掌朝政三十餘年,隻要官家想查就能查得到。

官家喜歡光明正大得來,對於這樣手段陰損的皇子,彆說皇位這輩子無緣了,恐怕其它事情也會受到影響。

而朝中大臣也不會放過此事,若是此例一開,以後皇子也不用爭皇位了,直接將官員的家人略來,略來的最多的就上位,多好!

唐林將永興府和長慶府路發生的略人案儘數寫在奏章上,後麵還寫了這些幼童的家世,並附上那些略人者的口供,外加那些略人者,一起運往上京。

當然他沒有將自己的猜測寫在奏章上,雖然心知肚明,但麵子還是要給皇家留一點的。

寫完奏章後,唐林就在永興府等消息了,這件事情可沒這麼容易完。

這件事捅出去後,那人定然會被責罰,隻是不知道是禁足還是其它。

唐林想知道那人是誰,以後要是有機會,他不介意踩上一腳,甚至於直接針對他。

沒錯,唐林就是這樣的小心眼,略賣了這麼多人以後,若是依然有皇子待遇,並不能讓人服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