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 132 章(1 / 2)

科舉之路 阿呆點點 7510 字 2024-04-03

葛通看人都來齊了,就將這幾日自己初步畫的圖紙拿出來,說道:“諸位,這圖紙已經出來了,請諸位一同細看。”

“這是永興河堤原先修建時的圖紙,並沒有大問題,所以我修改的比較少。”

“明府想要重修排水管道,所以我特意看了這方麵,卻有不足,排水入口極少,也就是說,如果下大雨,永興府極易發生水患。”

“不過府城上方地麵和水麵齊平,不好開口,所以這通道就放在下麵高於水麵的地方。”

“葛主事,你的意思是說讓百姓將汙水直接倒入永興河?”說道這裡,唐林眉頭緊皺。

“沒錯,汙水自然是直接排入河的。”葛通理所當然的說道,就連其他官吏也有些不解的看著唐林。

看著唐林的神色,葛通又像是想起什麼似的,說道:“明府下官說的汙水隻是百姓的日常使用的水,並非糞水。”

“糞水是肥田的好物,百姓自然不會直接倒入河中,但是還有一些汙物不可避免還是會進入河中。”

唐林知道水體會自淨,而且如今沒有太多的工業廢水,完全可以不用管這麼多。

但是唐林想到即將運來的煤炭和石灰岩,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會汙染水體的東西,所以便想要先做一步,至少他不想讓永興河變成汙水河。

“特彆是鐵匠作坊、木炭作坊還有染布作坊,這些地方的汙水同百姓生活所出的汙水不同。所以,本官想,是不是可以將它們分開來,生活汙水排入河道,作坊汙水排到汙水池。”

“這個汙水池,本官會另尋方法,使那些汙水變乾淨些後,再進入河道或土地。”唐林解釋道。

這個汙水池,唐林已經有了想法,他打算專門開辟一塊集水區,底下鋪上碎石和木屑淨水,並種上蘆葦、菖蒲,可以吸收水裡的營養物質和毒素。

經過初步處理後,這些水通過泥土進入河道、滋潤土地,可以減輕水體的負擔,保證永興河的乾淨整潔。

葛主事沉默了片刻,他是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唐知府會這麼重視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

工部的其餘人等也不理解,而永興縣的官吏們已經習慣了,能提出讓木作坊、木炭坊邊砍樹邊種樹,還總是擔心樹被砍光的知府,說出這種要求也是正常。

“如此也行,隻是需要再做一套排水管道,通往汙水池便可,現在我們說河堤的事情。”葛主事將話題引回來。

“河堤的材料已經運來,之前我們暫定的是黏土,如今明府說要用消石灰,不知消石灰什麼時候能出來?”

“如今三座石灰窯已經建好,石灰岩也運過來了,隻等煤炭一到,就可以開始煆燒。”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將發現蟲尉的那段河堤摧毀,運到遠處,等煤炭到了焚燒後再進行使用。”唐林將現在能做的事情說了一遍。

“告示也已經發下,本次服徭役有三萬餘人,將河堤分為三十段,每段千人,由一匠人、一胥吏來管理。”

“當然,本官醜話說在前頭,百姓們是來服徭役的,不是來送命的,不要隻顧著進度,還得看百姓們吃不吃得消才行。”這話唐林是對那些官吏說的。

“至於多出來的三千人,由工匠管理,煆燒石灰岩,將其做成消石灰。”

隨後,葛主事將河堤分為了三十段,並當場選好管理的人,唐林又仔細叮囑一番,就讓他們帶著人行動了。

這次人多,但銀子不夠,還好義倉的部分陳米被替換了出來。

這些陳米本來應該是要低價處理的,唐林沒賣,而是打算用來熬米粥,中午休息時可以給修河堤的百姓墊墊肚子。

第二天,整個府城外加興書縣開始運轉起來,將河堤發現蟲尉的地段拆除,運到府城和興書縣的中間,等煤炭來了進行焚燒。

而那三個石灰窯就建立在府城東部的郊外,旁邊就是石灰池,那裡離興寧縣、永興碼頭很近,方便運輸。

等運送煤炭的船到來後,石灰窯開始運作,以前是一層木柴一層石灰岩,如今用了煤炭,工匠把握不準火候,剛開始那幾窯並不好,後來漸入佳境。

源源不斷的消石灰通過永興河運到修建河堤的地方,看到這些,葛通心下滿意。

消石灰價格貴,以前隻有大戶人家建房子才會用它,當然建宮殿也會用到,這可是第一次用消石灰來砌石頭建河堤,定是比普通黏土要強得多。

王司戶看著這些東西,幸好除了煤炭遠了些,需要運輸費用,石灰岩是自家的,運輸也有徭役,算下來最貴的也就隻有那些石頭了,這也不是不能承受。

而這時,唐林也沒有閒著,考慮到煆燒石灰岩、運送消石灰時會有很多粉塵,而且生石灰與水反應會產生高熱,所以對於這些注意事項,唐林可謂是一遍遍的說,就怕有那不長心的掉進石灰池。

還給每個在那裡服徭役的人佩戴了一個簡易口罩,是用好幾層棉布做的,裹住口鼻,減少粉塵吸入。

雖然水泥材料難得,需要花很多時間嘗試,但唐林還是想要試一試,一旦成功,那麼寧朝的堤壩將會更加牢固。

每斤鐵礦都有記錄,但是煆燒完後的那些礦渣並沒有限製,大多都是扔掉的。

府城也是有鐵匠作坊的,所以唐林派人將那些礦渣收集起來,雖然不多,但也能嘗試製作水泥

而且,積攢下來,應該能將大壩的水泥積攢出來,至於河堤,已經來不及了,而且也不夠。

如此忙碌大半個月後,永興河的河堤煥然一新,本來中間還有部分是留著的,結果唐林發現材料還有多的,就重新修了一下。

而在河堤的兩邊,唐林還留出了兩米寬的路,旁邊種上楊柳,供百姓們散步遊玩。

就在此時,府衙的工房傳來好消息,疑似水泥的東西做出來了。唐林聽到後,立馬帶上常員外郎和葛主事,快步走到工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