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2 / 2)

科舉之路 阿呆點點 8039 字 2024-04-03

這次報喜人對待唐大海更恭敬了幾分,上一次唐林中秀才也是他們來的,雖然也恭敬,但這是考慮到唐林小小年紀得中秀才的緣故,以後可能會考上舉人。可如今,唐林已經是舉人了,不說這次他們是朝唐林的家人報喜,就算是遠房親戚或是同村人,他們的態度也要好上一點。

聽到這個消息後,唐大海腦子嗡嗡作響,根本顧不得招呼官差,還是唐明反應過來,跟官差們寒暄,又讓李月娘去屋子裡拿碎銀子分給各位官差。

送走官差,唐明跟孫村長一起回來,發現院子裡眾人都有些愣神,周圍還有村民朝著他們道喜。

“老二啊,林子真的中了?”唐大海感覺自己在發夢。

唐明走到唐大海旁邊,扶著他說:“真的,林子現在是舉人了,爹,我們家出了個舉人。”

“是,是,我們老唐家祖墳是冒青煙了,他們再也不能說我們家是泥腿子了,對了,文書呢?中了舉人沒有文書嗎?”唐大海回神,就想起舉人文書,這是舉人身份的憑證,能有大用處。

“這舉人文書,關係重大,隻能由林子在府城拿,我們這兒是拿不得的。等林子回來,肯定會先去府城拿文書,到時,林子肯定會拿出來給我們看。”唐明說道。

“對對,之前那秀才文書,也是林子去拿的,給我們的也隻是憑證而已,你說,林子什麼時候回來啊?”唐大海被唐明這麼一提醒,也知道這舉人文書可不是好拿的,也不好給其他人。

“唐叔,你彆急,我剛聽官差們說,考中舉人後,還要參加什麼鹿鳴宴,怕還得要好幾天呢!”孫村長說道。

“這要這麼久啊,也不知道林子在外麵習不習慣,我先去把林子屋子整一整,等他回來,直接就能住。”唐王氏聽到乖孫還要幾日回來,顧不得高興,急著給他打掃屋子。

“娘,先不急,不是說還有好幾天嗎?我們今天慶祝一下,吃些好的,屋子什麼的明日再整也差不多。”唐明攔住自家娘,說道。

唐大海一聽就有些不樂意,說:“有你這麼當爹的嗎?兒子還沒回來,就想著吃頓好了?”

“爹,稍微好一點,這幾天,你們都瘦了,等林子回來,看到你們這樣,可不得自責,讓你們這般為他擔心,你舍得你孫子這樣?”唐明說道。

“是啊,爹娘,這幾天你們好好養養,等林子回來,不是更好?”唐竹笑著說,他現在可樂嗬了,侄子成了舉人,自己兒女的婚事也能沾光,還好二丫頭沒有定親,舉人的姐姐和秀才的姐姐,那不是一個檔次的。

相比之下,唐石就沒這麼好心情了,他大女兒大兒子都已成親,相比起侄子步步高升,考中舉人,他兒子卻連童生都沒考過,心裡自然五味雜陳。

而且,幾家早已分產,等老爺子一死,就會分家,就算侄子以後再能乾,能沾到的光也有限。

先不管各自心思,唐大海在聽二兒子那麼說後,就不在堅持,覺得這幾日是要吃好一點,不讓孫子操心,記得自己這個二孫子最愛操心,酒喝多了要管,姐姐的事要管,弟弟們讀書也要管,要是看到自己如今的樣子,怕是要念叨好久。

幾日後,鹿鳴宴就要開始了,唐林和楚江找出自己最好的衣裳,佩戴好玉飾,打算先行一步到宴會。

“唐弟,你聽說了嗎?這次鹿鳴宴主考官也會參加,你說,他會不會在中舉學子裡收弟子?”楚江問道。

“大部分主考官都會參加鹿鳴宴,這點說明不了什麼,而且,我們永安府路是由官家欽派的趙祭酒擔任主考官,日後自是要回上京府的,應是不會在這收弟子。”唐林思索後,說。

“也對,是我想多了,而且就算座師想要收弟子,想收的也是像唐弟這樣的,不會是我。”楚江自嘲道。

楚江讀書數十年,所學皆是從學堂得來的,並沒有正經拜師,看唐林有老師看顧,授業解惑,他雖不說,但心裡也是羨慕的,所以這次才會懷有期望。

“楚兄何必自謙,能中舉人,便已遠超諸多學子,而且,楚兄不日就要去上京備考,自是要去拜訪座師才行,拜訪的時候再順帶求教,想必趙座師是不會拒絕的。”唐林說道。

“也是,是我自誤,不過唐弟如此有經驗,難不成?”一語驚人,楚江眼睛一亮。

就算現在座師沒看上自己,但以後自己也要去上京,經常拜訪,就算最後沒成,但混個臉熟,也是不錯的。不過,唐林說這話如此熟悉,看來,也是頗有心得啊。

“自然,當初我在縣學就讀,還無秀才功名,若非如此,我的諸多困惑怕是要不得解了。”唐林笑著說。

楚江聽唐林這般說,也想起當初在縣學時,唐林追著先生們問的樣子,也是頗為感慨。

鹿鳴宴是由本地知府出資舉行的,也是給眾多學子一個互相交談的機會,當然要是裡麵有知府、考官們看好的學子,也是可以與他稍作交談,要是合眼緣,收為弟子的也不在少數。

今天,唐林就變成這個香餑餑了,也是他年歲小,學識出眾,與其交談間,更能看出他天資聰穎,是個有能力的,若非他已經有老師,眾位考官可不會輕易放過他。

不過也有人對於唐林這樣得諸位官人青眼,心生不滿,想著為難為難他,讓他丟個臉才好。

“唐兄弟,能在此等年歲,就有如此學識,真是令吾欽佩啊,吾不才,剛心生感慨,得詩一首,不知,唐兄弟可要一起共鑒?”

一舉子說,他是榜上第九名,不過弱冠,要是沒有唐林,他絕對是最出彩的,所以,現在也是對唐林最為不滿的。唐林在文會上不常作詩,寒門出身,才藝缺缺,所以特意引他出來作詩現藝。

“兄台客氣了,既有好詩,自然是要大家一起共鑒的,不過既然兄台相約,吾就為此詩增添些景色,如何?”唐林輕笑道。

現場作詩,這個唐林也會,但是佳作難得,看那位學子的樣子,怕是早有準備,他就算作出來了,也壓不住他,不如另辟蹊徑,從自己最擅長的書畫入手。

“既然你們二人有如此雅興,吾等自然是要支持的,小二,拿筆墨來!”周知府欣然答應。

唐林善工筆,但經過這幾年的練習,寫意也是極好的,正好詩裡既有人物又有情景,唐林用了大量留白,隻用幾筆畫上了酒樓內室,潑墨揮灑,寥寥幾筆畫一人,不過幾盞茶的功夫,一幅鹿鳴晚宴就完成了。

“好,本以為你的人品才學最為出眾,哪知竟還有這一手妙筆丹青。”趙祭酒誇讚道,唐林畫的極快,可這樣更顯功底,而且,其所畫之人形神皆備,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就抓住參宴之人的特征,就憑這份洞察能力,日後朝上定有其立足之地。

趙祭酒看著唐林,心下一陣惋惜,怎麼就拜師了呢!

“座師過獎,也是兄台的詩好。”唐林謙虛道。

如此,在唐林帶頭後,又有幾人互相鑒賞詩畫,討論文章,這次鹿鳴宴也落下了帷幕。

次日一早,唐林和楚江早早地起來,整理東西,準備回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