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1 / 2)

科舉之路 阿呆點點 8781 字 2024-04-03

葉楚山眯眼躺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 今日陽光正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葉楚山有些昏昏欲睡, 恍惚間, 似是聽見那個臭小子的說話聲,就半睜著眼睛看向垂拱門那兒。

離拱門不遠處,一名少年正在跟身邊的小廝交談, 發現葉楚山醒來後, 就緩步走來。

其身量中等, 身著蓮青色的長衫,一頭墨色長發用一根玉簪束起, 因主人不喜用頭油, 額上幾縷發絲垂落, 卻無邋遢之感,還在少年那身書卷氣裡增添了幾分灑脫。

少年漸漸走近, 眉若刀裁目似點漆, 嘴角含笑,似那三月的暖陽、四月的清風, 讓人倍感舒適。

那正是十五歲的唐林, 或是因為有過一世的原因,唐林的氣質舒緩,眉目間總是帶著幾分笑意, 好一個翩翩少年郎。

“這誰啊,晃眼得很?”葉楚山看到徒弟這個樣子就覺得牙疼,又說:“這不是我那才貌非凡的徒弟嘛,今兒怎麼想起來看你師傅我?”

“老師,我哪兒是今兒才想起, 我是每天都想來看你啊!”唐林速度加快了一些,也是奇了,就算如此,也沒見他步調紊亂。

“我看,你就是來氣我的,你今兒又去王老頭那兒了?”葉楚山說起這個就氣,明明是他的弟子,結果那姓王的非要來搶,這小子也是,居然還去了。

“王先生從彆處得到了書聖親寫的字帖,邀我一觀,所以沒忍住。不過,我從王先生地方借來了您想看的《春秋注釋》,王先生說,抄錄一本也是可行的。”

唐林從袖袋裡拿出一本書,雙手奉上。

葉楚山聽到後,直起腰來,從唐林地方接過書籍,一頓好說:“臭小子,書是可以這樣塞的嗎?這可是古書,要是損壞了,打死你都彌補不了。”

“老師,我放的時候特彆小心,等下我們多抄錄幾本,好好品讀一番,若有不解之處,還請老師教我。”唐林挨著坐在老師身邊,笑著說。

“每次都來這套,你要記住,書畫終是小道,讀書方為大道,不可荒廢。”葉楚山說道,書畫於人是有好處,但是弟子現在正是科舉的緊要關頭,決不能懈怠,至於以後,喜好書畫也是個極好的嗜好。

“是,弟子謹遵教誨。”

唐林回道,他知這並非師傅本意,隻因再過四月就要鄉試了,也不怪師傅如此嚴格。

本次唐林去王先生那兒,就是去講這件事的,近期他怕是沒有時間再去王先生那邊學畫了。

這幾年,唐林在書畫方麵的造詣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在永澤府有不小的名聲,而且,因其一月隻賣一幅書畫,使得售價節節拔高,如今,唐林的一幅書畫,可賣近百兩,讓其在金錢上的壓力驟減。

這些,都要歸功於王先生,王先生善書畫,住在另一條街市,不過常會到如意書畫坊買些書畫材料,順便看看寄賣的書畫。

那日王先生和以往一般,踱步走到書畫坊,想知道上次他托秦掌櫃買的頂煙墨到了沒,順便買幾卷淨皮單宣。

剛一進去,王先生就看到書畫坊掛著的一副字畫,那字是唐林十三歲所寫,勁力見長,更顯風骨。

王先生細細觀摹著上麵的字,雖還未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可已有大家風範,正待他往下看時,卻看到唐林的工筆畫,雖極為形象,但跟那字比起來,卻存有幾分不協,讓他難受極了。

於是他在如意書畫坊等了幾天,終於見到了畫者,也就是唐林。

就此,王先生算是纏上唐林了,他覺得,唐林的字能有這番風骨,那麼他的畫也是可以的。

唐林本想用已拜師這一借口推脫,結果無巧不成書,王先生跟葉先生卻是熟識,兩人常在一起品茶吃酒,對詩賞畫,在孤本的引誘下,葉先生就把唐林給賣了。

雖然是王先生要求唐林跟他學書畫的,但唐林依然心懷感激,若是無王先生指點,他的字畫絕不會進步如此之快。

為了回報王先生,恩,還有老師,唐林利用他以往所學,從市麵上買了一批濁酒,進行蒸餾,變為清酒後,贈送給老師和先生。

還用古法結合後世的一些技巧,釀造了一批純度稍高的果酒,但這樣的酒,多喝無益,小酌即可,所有每次隻送上一小瓶,隻讓他們嘗個味道。

為這,兩位先生對唐林這個臭小子的怨念頗為深重啊。

看完書,並請老師解惑,就大半日過去了。

唐林辭彆老師,回到自已的小院,這幾年他都住在這裡,平日裡除了管家小廝外,也就他和老師二人,偶有幾個師兄會來看望老師。

老師共有五個弟子,除自已外,還有四個弟子,皆在朝中任職。

大弟子方成,字柏林,現是從四品右諫議大夫,不過因上京離永澤府過年,這幾年裡隻見過幾麵。

二弟子袁言,字華業現是從五品秘書少監,專管朝廷藏書。

三弟子齊朝,字慎之,現是正六品大理寺少卿。

四弟子何顧,字敏行,現是正七品上縣知縣,任地就在永澤府,這幾年,唐林接觸最多的就是這位師兄了。

也是通過這位師兄,唐林才知道老師以前是正三品敷文閣學士,實職則是禮部左侍郎,可不知何事與一勳貴發生矛盾,導致老師心生退意。

特彆是大弟子已經能獨當一麵,外加有好友照拂,並不會影響其仕途,就以四十九之齡致仕返鄉,要知道一般官員六十歲致仕,老師是禮部左侍郎,完全有機會升至從二品尚書,能使老師不顧這些致仕的,也不知是何事?

回鄉後,老師不願聲張,獨自住在老宅子裡,隻有幾位徒弟和好友知道,連院子名都不願更改,以老師的地位,完全可以將葉宅變為葉府,以示這是為官之人府邸。

不過這樣一來,來拜訪的人怕是會絡繹不絕,少有清淨日子過。

但是,因為唐林的拜師禮,府城裡有渠道的都知道了,時不時有人攜兒孫拜訪。

最後葉老爺子發話,在小弟子考中前,不再收徒,不然,唐林怕是要多出好幾個師弟了。

唐林雖然有些好奇當年發生何事,但老師不說,他也不會去主動提及,等到合適的時候,他總會知道的。

剛走到小院,葉管家就過來,將幾封信交給唐林,說是家裡給他的信。

唐林接過信,神色並不如何歡喜,自從他十五以後,奶奶母親見天的催婚,一會兒母親的侄女,一會兒奶奶挑的縣裡的地主家娘子,要不是因為自已是秀才,她們顧忌幾分,恐怕直接就定下親事了,等到成親時才知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