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幫彆人堆砌火炕,唐家賺了筆銀子,過了個好年,家裡每個人都增添了一件新衣。
在開春的時候,還將要將房屋修葺一下,唐大海本想建幾間磚瓦房,但考慮到還有幾個孫子要讀書,花銷大,還是要節省一些比較好。
年後,唐林開始糾結,當初想著造紙,是因為家裡沒什麼銀子,可這次因為火炕,家裡存下了不少銀子,不但大哥和自己讀得起書,就算日後森森和阿寶想要讀書,也是能勉強供起。
但是,火炕這錢也賺不了多久,隻怕明年縣上、鎮上的瓦匠們就能盤出比這還要好的火炕了,再加上火炕是能長久用的,去年隻不過是因為大部分人家都沒有火炕,所以才會賺得這些銀錢,今年怕是會少上許多,明後年恐怕就賺不到什麼錢了,而家裡卻要有好幾個人念書,日後兩個姐姐也要出嫁,隻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唐林思量了一會兒,打算先把造紙的事情緩一緩,現在家裡銀錢勉強夠用,自己去年弄出了火炕太過顯眼,今年的話,先存錢去買本關於工匠類的書,最好有談到造紙的方法,不用全部,一兩句也好,能堵住彆人的嘴,不顯得突兀。
時間就在唐林一日日讀書習字中度過,但隻要是休沐日,唐林就會去鎮上的習文書坊看書,幾月下來就和裡麵的掌櫃和夥計混熟了。
看到唐林又來店鋪裡搜尋書籍,胡掌櫃向他招呼道:“唐小郎來了,今日剛到一批新書,你找找看,有沒有你要的。”
“小子多謝胡掌櫃。”唐林向胡掌櫃行了一禮,把手中的點心盒子放在櫃子上。
這也是唐林的小心機,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雖然書坊裡允許客人翻書看,可這樣一有時間就來這邊白看書,還是不大好,最開始唐林是請娘做些吃食帶過來,後來爺爺知道後,就給了些銀錢讓他去買糕點帶去送給掌櫃,這樣就算他在裡麵耗上許久,掌櫃也不會多說什麼。
除此之外,一些要用的紙張、墨錠和書籍他也會在習文書坊裡買,如此下來,掌櫃他們高興還來不及。
就這樣,唐林除了在私塾裡念書,就會去習文書坊裡翻看了一些書,順便再看看裡麵有沒有關於造紙的內容,在這其中,唐林看的最多的就是曆史書了,他本來還想著既然書籍、詩篇都在,那麼他就根據這些來推斷一下現在的年份,哪知道,朝代變了,有些名人的名字也跟著改變。
本來唐林看到熟悉的詩篇,可作詩的人名卻不對,還以為有人跟他一樣,結果看到很多書籍、文章都有差不多的情況,而且年份相差甚遠的時候,唐林才明白過來,曆史改變,有些人名、文章內容自然也發生變化,想要通過這來推斷年份,他還沒這本事,爽快的放棄這想法,隻通過史書了解之前朝代發生的事,各朝代的變化等等。
書坊裡的胡掌櫃看到唐林飛快的翻閱書籍,以為他又在亂翻書,本想製止,不過看他翻的動作小心,手心出汗時會注意用手絹擦拭,也就隨他了。但是,他算看出來了,這唐小書生定是個讀書不通的,哪有人看書是這樣翻一遍就好了的。
想起昨日聽到的消息,胡掌櫃就對唐林說:“唐小書生,昨日我去縣裡聽說縣裡的妙筆書齋裡有工匠方麵的書,要不,你去看看?”
唐林聽後,將書本放回到書架上,走到了胡掌櫃的身邊,道謝:“多謝胡掌櫃提醒,那我下次就去縣裡看看,我還沒去過縣裡呢!”
“那唐小書生是得去縣裡走上一趟,可比我們小鎮熱鬨多了。”胡掌櫃看到唐林的眼睛都亮了,這才想起他還是個六歲孩童,怕是還沒有去過縣城。
之後,唐林在書坊裡呆到下午,買了一隻稍好些的筆還有一刀紙後,唐林的小舅舅就來接他回家了,李陽把自家侄子抱到牛車上,駕著車往小河村趕,想到侄子最近常去鎮上,就對他說:“林子,再過半月就要開春了,舅舅恐怕沒時間再帶你來鎮上,你下次要買什麼書得儘快買好,不然隻能等春耕後才能再來鎮上了!”
年後,需要盤炕的人家少,會盤炕的人多後,李陽也就不再去幫人盤炕了。自從知道休沐日外甥要去鎮上的書坊尋書後,李陽就會在那天駕車到小河村去接人,再在村裡載一部分人去鎮上,這樣來回,每日也能賺幾個錢,到了下午最後一趟,順帶把外甥帶回去,可現在馬上要春耕了,這牛要派上大用處,自然載不了人。
唐林最近因為尋書,都把春耕的事情都忘記了,雖然不知道小河村離澤山縣多遠,但想一想也知道定是比小河村到雙山鎮的距離要遠的,下次休沐日是在10日後,之後就是春耕了,那天一定得到縣裡去,不然就得等好幾個月才可以過去。
想到這,唐林對他小舅舅說:“小舅舅,我在鎮子上的書坊裡沒找到我想要看的書,聽胡掌櫃說,縣裡的書鋪更齊全些,舅舅,你下次能帶我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