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私塾?大哥想讓木頭上私塾?那一年可得不少銀子,大哥他們竟然有這種念頭?”唐竹十分意外。
“可不是,要不是我大哥去鎮上,正好瞧見了這事兒,怕是咱們家誰都不知道呢!”王麗娘皺著眉頭,神色十分不滿。
“要是木頭真去讀書,這每年的束脩可是大筆的銀子,我們家家底這般薄,哪裡撐得住,或許大哥他打聽這個是有其他事情,不一定是讓木頭讀書。”唐竹有些猶豫。
“你就自個兒騙自個兒吧,你瞧見今天我說得辦小二的周歲宴時,大哥大嫂的臉色,那臉一下子就白了,這要是沒事兒,我就把我腦袋給你當板凳坐。”王麗娘賭氣道。
一聽這話,唐竹也暗暗思索起來了,想著,要是真的這樣,自己是不會答應。就自家現在這樣,每年也存不下多少錢,要是木頭真去讀書了,怕還得賣房賣地了。
另一邊李月娘也在和唐明說話,唐延就在李月娘的身邊玩自己的手,還時不時打個哈欠,假裝快睡了,可耳朵卻一直支著。
“三郎,雖然不知道二嫂為什麼會幫我們,但她說的也對,木頭不辦周歲是那時情況不好,沒錢沒糧的,想辦也辦不起來。可就算那時,娘還想去親戚那兒借錢辦呢,還是爹阻止了她。現在我們家也算有了點積蓄,怎麼就不行了,連爹也隻說到了秋收後再辦,娘倒好,直接就不辦了!”
越說,李月娘越是覺得生氣,最後還刮了唐明一眼。
“或許娘有她自己的考量,你也知道木頭是長孫,爹和娘都偏疼些,木頭沒辦周歲宴,可小二辦了,村裡頭怕是會出閒話。”唐明寬慰道。
“什麼閒話啊,村裡孫大娘家長孫周歲時條件也不好,沒辦成,可不也給後麵的孫子辦周歲宴了?村裡誰說閒話了?”李月娘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你說,這錢娘是不是想給木頭用,所以才想著存起來?”
“木頭還小呢,能用什麼,你就彆想了,我之前不是抽空到了鎮上做工嘛,鎮上來福糧鋪的東家挺滿意我的,說讓我農閒時再去乾,一日有7、8個銅錢呢,到時候5文給娘,剩下的你收著,藏起來。”唐明說起這個,十分高興。
“真的,那一個月下來也有不少錢了,現在小二長大了不少,給他買些易克化的吃食,讓小二吃的好一些。現在平日裡,小二也隻能吃半碗雞蛋羹,我總怕他吃不夠,他喝奶的時候喝的可多了。”李月娘盤算著。
唐明一聽就保證道:“放心吧,上次我去鎮上做工,除了給你的那些,我還挪了一部分錢買了大米回來,娘不也沒說什麼嘛。這次我也這樣,稍微多買一些,而且上次東家還給我便宜了一些,這錢還能剩下一些,我們悄悄買些棉花,塞在小二的被子裡,冬天的時候也能暖和一點。”
聽著爹和娘一起商量著怎樣讓自己吃的好一點兒,唐延的心裡是極其感動的,自從之前的媽媽去世後,就再也沒有人會這樣關心自己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了。
想著想著,唐延的眼皮子越來越重,睡著了。
幾天後,唐延就滿周歲了,這天下午,唐王氏讓大丫照看著弟弟妹妹,自己就去廚房蒸了兩碗雞蛋羹,還拿了兩個雞蛋炒了個菜,就連豆飯裡豆子也少了一些,做完這些,唐大海也帶著兒子們回來了。
一家人圍在飯桌邊,這次,唐延也有了位置,就坐在李月娘身上,探頭探腦的看著唐大海。
“現在小二也已經滿周歲了,木頭的大名叫唐木,小二就叫唐林吧,一聽就是一家出來的,平時就叫林子,也方便。”
唐大海看著這麼多人,總算把絞儘腦汁想到的名字說了出來,為了這個名字,他可是好幾天沒睡呢。
“這個名字不錯,好聽!”唐大伯給麵子的誇了起來,他是真的覺得老爺子的取名水準有提高。
之後,所有人都接受了,就唐延還有些懵:從今以後,我就叫“唐林”了?還有個小名,行吧,林子、木頭,這可真是一家人。
說完事情後,唐王氏就開始分飯了,還是和以往一樣,男人多吃點,女人少吃點。
至於那兩碗蛋羹,王氏本想著木頭和林子一人一碗的,可當她看到兩個孫女的時候,想著反正林子也吃不了這麼多,不如挪出一點給她們兩個吃,所以就從唐林的蛋羹裡挖了兩勺過去。
這下,李月娘可不乾了,直接說:“娘,你這是做什麼?今天是林子的周歲,本來就這麼一碗蛋羹了,你還要從裡麵摳兩勺,這不是讓林子吃不飽嘛!”
“上次林子吃小半碗蛋羹就飽了,現在碗裡還有大半碗呢,餓不到的!”唐王氏皺著眉頭說。
“以前的蛋羹隻是飯後點心,自然吃得少,而且小孩子的胃口一日日變大,以前隻吃兩口,那現在也隻吃兩口不成?”李月娘反駁道。
旁邊的唐明勸道:“還有大半碗呢,要是林子吃不飽,就再去煮點大米湯,餓不到他的。”
唐林在一旁拿著小木勺說:“娘,吃蛋蛋,妹妹也吃。”
“這什麼妹妹呀,是姐姐啊!”聽了兒子的話,看到他那不懂裝懂的樣子,李月娘也氣不起來了。
“娘,蛋蛋好吃,奶奶做的。”唐林裝乖討巧,總算讓氣氛緩和了下來,一家人繼續吃飯。
看著李月娘這樣為自己著想,又想到這段時日,李月娘為自己忙上忙下,唐林雖然不能完全將她當做自己的媽媽,但也多了幾分濡慕之情,所以現在叫她娘,唐林還是願意的,就當自己有兩個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