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了差不多20分鐘,悠悠來到了家門口。圍牆上貼滿了大字報,看了看表時間才五點多,家裡的人還沒有起床拿著鑰匙開了門。把行李放在了院子裡,來到廚房,打算給家人做一頓早餐。
從空間裡拿出一袋白麵粉,用水和了麵,拿起擀麵杖擀出麵皮,切條成型。
又拿出手表看了看,已經六點了,家人應該馬上就會起床了。鍋中的水燒開了,下了麵。麵熟,輕輕撈起裝入碗中。
從油罐裡掃出一小坨豬油,把青菜放下去煸炒,加入紅辣椒豬肉臊子,滿院子的飯菜香。超好的菜和五碗麵端進廳中,正好看見母親起床。
那一刹那間,一種久違的溫情從心底湧上來。一年未見,母親清瘦了很多。此時,滿腔的話語都化作了激動的淚水,滾燙的思念之情,如破堤之水溢滿了整間房。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母親掛著淚水,口中念叨著。
我流著淚,像一隻無助的小鳥等待著娘向我張開他寬廣的臂膀,給我溫暖和愛的氣息。
你把附近的母親懷裡,掏出手絹為母親擦著淚。
“娘彆哭,我回來了。”
聽到聲音的父親和弟弟們也從屋裡走了出來。父親有些嚴厲,也有些偏心。
但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可替代的。正如《遊子呤》所寫“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姐姐你回來了,我好想你。”頭像一個小炮彈似的衝進了我的懷裡。抱著我的腿嚎啕大哭。
悠悠蹲下身子,摸了摸弟弟的頭,“回來了,姐姐回來了。沒想到我家毛頭已經長成了大小夥,可不能再哭鼻子了。”說完摸了摸毛頭的腦袋。
吃完早餐,毛頭還要去學校讀書。悠悠引導著大家坐下來吃早餐,總不能一直這樣抱著痛哭。
“果然是姐姐做的特彆好吃。”毛頭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驕傲的抬起頭說道。
“喜歡就好,這一年姐不在家可有聽話。”
“姐,可聽話了。一放學就幫助母親帶弟弟和做家務。”
父親笑著說,“咱家毛頭是個乖孩子,這左鄰右舍的,沒有人不誇獎他。”
一頓溫馨的早餐,拉近了一家人的距離。讓離家許久剛回到家的悠悠感受了家庭溫暖和親情。
坐了一天的車。又有個母親說有些累了,想回房休息一下。拖著他帶回來的行李進了自己的房間。
房中的擺設和他走的時候沒有什麼兩樣,隻是非常的乾淨,說明母親經常打掃。
想到這兒悠悠眼睛微微一紅,想來也隻有母親和弟弟們才記得她的好。從空間拿出一條魚,向地窖走去。進了地窖,發現裡麵空空如也,之前留下的是都已經不見了。隻剩下幾個空框子和幾根老幫子的白菜。
想是這一年裡都吃完了,從空間裡重新拿出了300斤玉米麵,放進地窖裡,老鹹肉和魚乾也不能去。從雲南帶回來的野生菌菇乾,裝進布袋,放進了地窖中打算過新年的時候再吃。
看著過年的食物準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和母親一起出去采購一些年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