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露嘴角一抽,“那天山都崩了!”
“這是天問,神兵,又不是路邊普通鐵劍,哪有那麼容易?”烏鐸說著看向趙思洵,“你們來的正好,接下來老夫就得閉關了,這地方你們誰都不要再來,一直等我出關為止。”
趙思洵聞言眼神一暗,最終抿了抿唇道:“是!”
趙思露看看自己的哥哥,忽然猶豫地問:“舅公,要不我留下來幫您?”
“你?”
趙思洵也不解地望過去。
趙思露道:“我的千錘百煉雖然隻有第七層,鑄心之術也才有個皮毛,不過我研究過天問的重鑄過程,有幾道工序我還是能幫上忙的。”
烏鐸聽著思索半晌,點頭,“也對,說不定還能縮短時間,那你就留下來吧。”
“這會不會有危險?”趙思洵忙問。
烏鐸笑道:“危險自然是有的,鑄造神兵本就是風險並存之事,不過作為夷山聖女,這也是難得的機會,的確得親身經曆一次。”
“對呀,哥,我可是咱們夷山族未來的希望,好不容易能見識到千錘百煉和鑄心之術的最高境界,我絕對不能錯過,你就答應我吧,好不好?”趙思露挽住兄長的胳膊撒嬌著。
趙思洵摸了摸妹妹的頭發,看著那沒心沒肺的笑,又是欣慰又是愧疚道:“露露,謝謝你。”
“自家兄妹,說什麼謝不謝的,我可不愛聽。”趙思露掐了哥哥的胳膊一把,麵露不悅,但轉眼一想,又有些猶豫道:“若有人來試探怎麼辦,會不會對你不利?”
趙思洵抬起手對著自家妹子的腦袋敲了一下,“真把我當弱雞了?我武功不行,裝備可是一流的。”
趙思露一想到他家哥哥為自己五百名護衛配備的武器,頓時沉默下來。
“再說,不還有咱爹嗎?”趙思洵冷笑一聲,“所有的人手都靠太子自己準備,他這個皇帝當得也太輕鬆了!”
趙思洵從來不是個大方的人,他很記仇的。
第二日早朝,趙思洵直接站在丹壁之下,朝官之列首位,正是成為南望的權力中心。
曲公公當堂宣布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皇六子趙思洵,聰慧靈秀,器業英遠,不畏艱險,遠赴強權,為國家社稷之計,合縱謀國之利,謂之大功,甚得聖心!特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固江山之基,望萬年千秋,欽此——”
話落,群臣紛紛下跪。
“恭賀皇上,恭賀太子,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趙思洵看著一片黑壓壓的腦袋,就連正武王和善平王都老老實實地跪著,不禁揚了揚眉,回頭對著望帝跪下來,朗聲道:“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為南望鞠躬儘瘁!”
望帝與趙思洵對視,接著哈哈大笑一聲,“平身。”
早朝之後,望帝率先離去。
而趙思洵卻被諸多大臣給圍住了,看著本該門可羅雀的趙思洵如今炙手可熱,正武王冷笑道:“六弟真是好本事。”
趙思洵回頭,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玩味地說:“這語氣可不像是恭喜呀,怎麼,兩位兄長不服氣?”
“不過是運氣好而已,六弟還是莫要得意。”善平王道。
誰能想到高鼎會死的那麼巧,正好便宜了趙思洵。
若是早知道,他倆也不會避之不及。
趙思洵笑道:“運氣也是實力一種,誰讓你倆連走一趟的勇氣都沒有呢?說實話,我還沒見過像你們這麼慫的。”
“你……”
兩個親王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趙思洵仿佛沒看見,微抬下巴道:“行了,屁話少講,都讓一讓,本太子要走了。”
那囂張的態度,若非此地是朝殿,眾目睽睽之下,不然這兩位怕是直接要動手。
不過料定了他們不敢,趙思洵才如此囂張。
最終,擋住他去路的兩王往邊上挪開了腳步,趙思洵施施然離去。
“父皇已經擬旨,讓我倆離京就封。”突然,善平王說了一句。
正武王冷冰冰地回頭看他,“你還敢不走嗎?”
善平王笑了笑,笑意不達眼底,“不敢,但是……不甘心。”
正武王眯了眯眼睛。
正在此時,門口有個小太監朝他倆笑了笑。
善平王和正武王一同眯起眼睛,那是……仙師殿中的太監,難道段平沙進宮了?
“兩位殿下,仙師有信交於兩位。”
這邊趙思洵進了昭陽殿,發現段平沙竟然也在。
於是他先朝望帝行了一禮,接著看向段平沙,隨口道:“仙師,許久不見。”
段平沙挽著浮塵,仙風道骨般朝趙思洵微微一笑,“貧道見過太子殿下。”
趙思洵點點頭,對望帝說:“看來兒臣來的不是時候。”
望帝坐下來,端茶品茗,“不是什麼要事,反倒是太子,有事要稟?”
趙思洵搖頭,揚起一張笑臉,乖巧伶俐地說:“兒臣許久不在父皇跟前儘孝,所以來陪您用個午膳。”
望帝端著茶,看著趙思洵那張燦燦笑意的臉,一時之間有些摸不準。
說實話,自從知道這小子皮下全是心眼之後,望帝就不太想見到他。
欣賞是一回事,但是相處又是另一回事,一直扮演父慈子孝,就是戴慣麵具的皇帝也會心累,特彆是早朝之後,腹中饑餓,他還想好好吃個飯。
他看著趙思洵漂亮精致的臉,很想問問能不能飯後再見。
不過這麼一說,顯得他這個皇帝怕了兒子似的,想到這裡,望帝繼續喝茶,淡淡道:“洵兒既然有這份孝心,朕倍感欣慰,那就留下吧。”
所謂輸人不輸陣,他相信自己不想見到這小子,這小子也不想見到他。
那看來,真的有事。
既然如此,就互相惡心著吧。
趙思洵眉眼一彎,親親熱熱道:“多謝父皇。”接著他又轉到段平沙,“仙師也要一起嗎?”
段平沙推卻道:“皇上與太子用膳,貧道可不敢打攪,這就告辭。”
段平沙說完,緩步離去。
趙思洵看著他的背影笑了笑。
“皇上,太子殿下,午膳已經備好了。”小太監進來稟告。
望帝心中輕輕一歎,起身一揚衣擺,朝趙思洵招呼:“洵兒,走吧。”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