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我要好好活下去(2 / 2)

上醫至明 陳家三郎 7666 字 2個月前

“當時賺得錢很少,為了儘可能的省錢,我一直用涼水洗澡。”

“即便是在冬天。”

“在橫店兩年後,實在看不到希望,我就來了濱海,從事酒吧氣氛組的這個工作。”

“這個工作,需要穿著儘可能的薄透露,也就是所謂的性感。”

“那時,我就發現,到了冬天,彆的小姐妹出了酒吧,即便穿著厚外套,依然凍的渾身哆嗦,我卻覺得並不怎麼冷。”

“餘醫生,我一直以自己的抗冷抗凍,是因為自己在橫店一直洗冷水澡鍛煉出來的。”

薑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潤潤嗓子。

“餘醫生,我這幾天,特意又洗了幾次冷水澡,發現與在橫店時洗冷水澡的感覺,是大不一樣了。”

她緩緩的說:“在橫店洗冷水澡,一是為了省錢,二也是為了鍛煉自己毅力,也為了激勵自己,讓自己吃彆人吃不了的苦。”

“每次洗涼水澡都需要心理建設,自我鼓勁和催眠,但是真的冷啊。”

“每一次洗完澡都是渾身凍的打顫。”

“但是這幾天的涼水澡,我沒察覺到多少冷,也沒有身體打顫。”

“這讓我明白,我的身體應該是真的出了問題。”

薑泉請求道:“餘醫生,請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我之前的慢待,給我檢查一下是真的身體出了問題?”

“還是我的抗凍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餘至明不情不願的說:“看在你死去男友的麵子上,我就勉為其難給你檢查一下吧。”

雖然餘至明表現的不太情願,但他心裡其實是樂意給薑泉做檢查的。

薑泉不怕冷的表現,餘至明一直記在心上,就像是後背上的癢,不真正撓一下,總是讓人難受。

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不會錯過。

他當即起身道:“你趴在沙發上,方便我給你做檢查。”

薑泉依言趴在了沙發上,餘至明戴上外科手套後,給她做起了全身檢查。

冷熱感覺,是由體表末梢神經感應,並傳導至中樞神經形成。

對冷熱感覺不明顯,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造成。

生理性因素,比如,若既往局部皮膚長時間摩擦,或處於極端環境等,可導致皮膚角質層代償性增厚,甚至形成胼胝,也就是俗稱的老繭。

這會使皮下神經與外界相隔較厚的皮膚組織,對外界冷熱刺激的感應減弱,即可導致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至於病理性因素,就相當多了。

比如,接觸了重金屬、化學合成物質等產生慢性中毒,可導致周圍神經受損,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若患者既往存在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且血糖、血液控製不理想,可導致末梢神經受損,導致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還有,若存在較嚴重的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卡壓綜合征等,均可產生周圍神經病變,造成神經感覺功能異常,導致對冷熱感覺不明顯。

還有一種可能是,體表末梢神經感應正常,但是冷暖感知傳導至中樞神經的過程,出現了問題。

餘至明還是先從頭部開始檢查。

一些腦血管疾病可能會影響腦內的溫度感覺中樞,使患者對溫度不敏感。

一番檢查後,餘至明沒發現大腦問題。

接著,餘至明開始檢查薑泉的脊椎。

長期姿勢不良,或是腰肌勞損過於嚴重,可能會出現頸、腰椎疾病,如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等。

這種情況一般會導致椎間盤膨大或錯位突出而壓迫到神經,使神經功能出現傳導障礙,而造成肢體對溫度不敏感。

餘至明通過手部觸感薑泉的後背發現,她的皮膚還是挺滑嫩,沒有出現皮膚角質層增厚現象。

不過,他探查到,薑泉皮下組織有一層厚度還算可以的脂肪層。

這讓餘至明有些意外。

從體型上看,薑泉有些亭亭玉立,沒想到是一個骨架偏小,肥而不膩的家夥。

脂肪雖有保暖功效,卻做不到不知冷。

從薑泉的描述來看,她明顯是對冷的感知出現了失調。

這大概率是病理性原因導致的。

餘至明沉下心裡探查薑泉的脊椎。

沒一會兒,就有了重大發現。

薑泉胸椎的椎管脊髓內,發現了一個長直徑約零點五厘米的橢圓形液體空洞。

這是脊髓空洞症?

餘至明繼續檢查。

整個脊椎檢查完畢,餘至明一共在薑泉得脊髓裡發現了三個異常的液體空洞。

這也讓餘至明確定,薑泉就是得了脊髓空洞症。

這種病症,一般緩慢起病,逐漸加重,病程可長達數十年。

而溫度感覺異常,是脊髓空洞症的症狀表現之一。

它會讓患者的溫覺逐步喪失,導致凍傷,燙傷而不知……

“薑泉,你得了脊髓空洞症,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的確診和治療。”

餘至明又安慰道:“你不用太過擔心,你還處在早期階段,手術治療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