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也算是他留下來給大丫當磨刀石,讓她學會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還要讓外人挑不出理。
大丫回家之後,劉有德再住在西屋就不太方便,他又不想再和魏氏睡一張床,便讓大丫先和大娃睡西屋,他搬著行李去柴房睡。
家裡倆個孩子都找回來,劉有德也算是了卻一件心事。他又開始恢複做豆腐賣,不過現在推磨時幫他打下手舀黃豆的換成大丫,大娃則帶著二娃負責打豬草。
家裡打豆腐出來的豆渣吃不完,村裡人誰要他就送一些,剩下的都拿來喂豬,再加一些豬草,家裡的兩頭豬長得很快。
每天早上天剛亮劉有德就挑著膽子出門賣豆腐,賣完才會收工加家。村裡人誰想要買,提前說一聲,他會預留出來。他現在把豆腐分成好多類,壓出來的豆腐有分嫩豆腐,有老豆腐,還有豆腐乾,還有千張、油豆腐等各種變化。
這樣做出來的花樣多,賣得比以前快,不好的一點就是更忙了。
劉有德連續兩個月就這樣不停的乾活,每天隻睡很少時間,時間長了覺得腰彎背痛,每天睡覺躺下來才覺得舒服一點。
冬天天冷之後,劉有德就不再做豆腐,天氣太冷做豆腐手都要凍僵,身體也受不了那份寒氣,因此這個事便停下來。他停下來也不想坐吃山空,又想辦法在家裡發豆芽,這個比豆腐還受歡迎,特彆是冬天城裡沒有太多蔬菜。
劉有德打算去鎮上買年貨,順便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驢或者騾買。冬天買牲口的人不多,所以交易市場也冷冷清清,但賣家還是有一些,有些家裡出急事要用錢,也等不到春天再來賣。
遇到這種情況,牲口賣的價格都不貴,劉有德運氣不壞,在市場大門口就遇到推銷自家驢子的人。
劉有德不懂動物,但看外麵刮著風那頭驢一點不受影響,還挺神氣的看著所有人,覺得就衝這精氣神,這驢肯定不會是病驢。劉有德問了一下價,對方報了一個他不太能接受的價格。
他這幾個月沒少打聽各種牲口的價格,驢子比起牛馬來說要便宜很多,這人報出來的價格明顯有點高,春天都賣不出這個價格,彆說冬天養牲口都是光吃不乾活。
他決定還是看完再說,要有更好的那他肯定要壓一壓價,或者直接和其他人做生意。他往裡走沒幾步,就聞到難道的氣味,哪怕是冬天這些牲口集中在一起味道也不好聞,更彆提還有不聽話的畜牲隨便大小便的味道混雜在其中。
劉有德轉一圈發現賣馬的幾乎沒有,最多的是牛和驢,騾子有是有,但是看著不太健康,他並不想。他打算去問問最開始那一家,要是不行寧可去縣城問一問,不過是多走幾十裡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