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幾個孩子上學成績不好不壞,一直都穩居中等。他能做的也就是賺錢養他們,剩下的事似乎都不需要他。
劉有德為了讓孩子吃好,每周都會回到鄉下換雞蛋,彆的東西沒有,雞蛋還是夠管,不行就多換幾家。
孩子們的衣服不夠穿,他把布票都留給他們,隔段時間又往服裝廠跑。其實服裝廠的碎布頭有很大用,不過附近居民能想辦法占便宜不要錢的往外拿,遠一點的又不知道這消息。
劉有德還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來回車費問題,其他人可不像他舍得,肯花車費錢背回一堆破爛。當然也是其他人沒有那手藝,他每次都能把拚接的布頭弄得很好看,這一點就是劉有才家的都得服他,可惜他不會動手做衣服,最後還是要求弟媳婦。
劉有才也跟著沾光,劉有德本來就不是計較的人,每次回鄉下都不會空著手。他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從供銷社買點糖果糕點哄孩子們還是可以。
劉有才也不是占便宜的性子,每次也會回一點自家種的蔬菜,一來二去兄弟倆的關係倒是更好。
當小八也上小學後,劉有德在單位已經拿到優秀員工的獎章,還有獎狀和獎品。他把東西拿回家,鼓勵孩子們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老大看著他拿回家的熱水瓶,問:“又不能考大學,我們好好學習有什麼用。”
劉有德不能說以後會恢複高考,隻問道:“你們想不想進廠上班?現在廠裡招工機會少,隻有考上高中考試成績好的孩子才有機會進廠。”
孩子們當然想進工廠,連最小的小八都知道進工廠有多好。
劉有德的工資也算不錯,但是比起工廠的工人來說卻差遠。工廠除了工資還有獎金和各種福利,特彆是那些技術工人的工資更是比很多縣裡很多乾部還高。
劉有德繼續忽悠孩子們:“你們想天天吃肉就努力學習,隻有成績優秀才能進考上高中,然後進廠上班。”
“爸,我也要吃肉。”小八舔了舔嘴唇。自從搬到縣城後,家裡幾個孩子都自動改叫“爸”。
老大也認真道:“爸,我會努力學習。”他是大哥,肯定要好好學習給家裡弟弟妹妹做榜樣,不能太丟臉。
“爸,今天吃什麼?”一片奮發向上的氣氛中,小七突然關心起晚上吃什麼。
“菜園裡有什麼吃什麼,再加一點豬油渣,水缸裡還有一條魚也煎了。”劉有德在吃上麵一向很大方。
“爸,我想吃豬肉包。”小八提到吃也很有勁。她剛出生就沒娘,除了劉有德寵著,家裡的哥哥姐姐多少都讓著她一點,這也讓她性子有點憨。
“明天看食堂有沒有賣。”劉有德不會做包子,關鍵是家裡也沒有蒸包子的蒸籠,那一套家夥就要費不少錢,不是誰家都能置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