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市場支撐企業(2 / 2)

重生80年代 初雨彩虹 5667 字 2024-04-02

特彆是銷售。

從墨塔汽車那邊是調來了一些精英銷售人員。

以前的時候,賣摩托車和汽車,現在來賣飛機。

國內銷售這塊,倒是不用太擔心,主要還是國際上麵的銷售。

對於民眾來講,產品光是在國內賣得好,那是不夠的。

還得要在國外賣得好。

能夠賺外國人的錢,那肯定是好東西。

如此能夠反過來促進在國內的銷售。

隻不過,能夠達成如此成就的企業,比較的少。

像是海爾和格力,這兩家企業在海外市場也賣得相當好。

人家屬於真的有技術,又是將產品質量給抓了起來。

陳懷慶這次過來,為的是大飛機!

是的,大飛機。

並不是民航大飛機,是大型運輸機。

大型運輸機在墨塔飛機立項時間在1988年的時候,是由陳懷慶直接乾預下進行立項的項目。

當然,雖然說這是陳懷慶直接乾預下進行立項的項目,但是也並不是說就亂乾預的。

依舊的有著市場分析。

就華國而言,對於大型運輸機的需求,就將會達到100架以上。

另外,這款大型運輸機還可以作為民用運輸機進行。

就陳懷慶所知,以後快遞公司,可是紛紛的購買飛機,以加快高端快件的運送時效。

至於說將這款飛機給改成民航客機?

難度稍稍有著些大,或者說沒有必要。

民航客機彆看是民用的,可是在技術標準上麵,可是要比起運輸機高出太多了。

以追求安全、平穩、舒適為主。

就說這安全性吧,一下子就將很多航空製造企業給難住了。

製造一架大型客機容易嗎?

很容易。

隻是讓飛機給飛起來的話,基本上有著些工業能力的國家,都能夠搞定。

可是,光是能夠飛起來不行啊!

製造出來民航客機,那麼自然是需要執飛航線的,不然的話,製造出來做什麼?

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嗎?

執飛航線的話,不僅僅在本國飛,還得要飛往國外。

要飛往國外,那麼就得要取得他國的適航證。

現在全球範圍,就看歐美。

人家掌握標準啊,將航空適航證的標準一再的提升,然後以此來打壓他國航空製造企業。

最終有次給玩砸了,把標準定得太高,然後自己都達不到。

其他國家本國航空市場小,必須得要拓展其他國家的航空市場,不然的話,飛機巨額的研發費用,根本就收不回來。

而又是麵對歐美不斷提高的航空標準,很多國家在發展航空工業上麵,就逐漸的顯得有心無力了起來,根本沒有辦法進行發展了。

投入和產出,完全就不成正比。

在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算上一筆賬,是否還要堅持下去。

大概率的,就是放棄掉了。

而華國不同,即使不依靠外部市場,光是國內市場,就能夠養活一家民航飛機製造企業。

像是mot60和mot90研發出來之後,迅速的就獲得了國內航司的采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