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9章 讓相大祿投靠朕(2 / 2)

“哦?卻是為何?”

“烏孫王在征戰大宛之際,將赤穀城交到了相大祿的手中,雖說城池被攻破,與相大祿沒有太大的乾係,但是赤穀城畢竟是在相大祿的手中丟失的,烏孫的將領對相大祿肯定會有著諸多的埋怨,烏孫王並沒有因此而處置相大祿,並不能證明烏孫王對相大祿沒有意見,烏孫人在這次的戰事中損失了太多,肯定要有人站出來承擔一些東西的,若是相大祿出使我軍被殺的話,反倒是平息了烏孫將領的怒火。”田豐解釋道。

“元皓之言有理,既然烏孫王對相大祿不夠重視,你們就想辦法,讓相大祿投靠朕。”呂布道。

“聖上英明。”郭嘉拱手道。

相大祿雖說是烏孫人,但是其在烏孫部落之中是有著不低的威望的,若不然的話,烏孫王也不會這般的對待相大祿,借用晉軍之手殺死相大祿,能夠激起烏孫人的怒火,這對於來日雙方的軍隊交戰,是有著一定好處的。

但如果相大祿能夠轉而投靠晉國的話,對烏孫人來說會是不小的打擊,憑借相大祿在烏孫境內的威望,以後晉軍在攻占烏孫的時候,會更加的順利,甚至通過相大祿,能夠讓烏孫儘快的穩定下來,這才是對晉國最為有利的舉動。

烏孫的實力不容小覷,若是不能正確的對待烏孫人的話,晉軍很有可能會在烏孫的戰場上付出不小的代價。

有著烏孫人在其中幫助的話,情況就會發生莫大的改變。

晉軍在以往的戰爭中能夠取得一場場的勝利,與謀略是有著莫大的關係的。

讓晉軍保持著遠超尋常的戰鬥力,有著很大的必要。

而晉軍在烏孫境內的舉措,決定了晉軍將會以什麼樣的代價來平定烏孫,令烏孫從動蕩之中穩定下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烏孫王的實力不弱,但是當烏孫王進攻康居和匈奴的軍隊之後,實力上將會承受何等的折損呢,晉軍隻需要從中略微施加一些手段,就能讓烏孫的軍隊承受更大的風險。

三方戰事結束之後,就是晉軍出手的時候到了,有著之前的合作之後,晉國的謀士有道理相信,烏孫王知道呂布有著何等的想法。

偏偏在這種時候,就算是烏孫王告知匈奴和康居的軍隊晉軍的謀劃,也沒有太大的用處,在絕對的利益麵前,匈奴人和康居人不可能做出讓步,這次的交鋒中,晉軍為擊敗烏孫大軍可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僅此一點,就足以讓匈奴和康居的軍隊放心了。

沒有永恒的聯盟,隻有永恒的利益,當利益足夠的時候,即便是盟友也會大打出手,烏孫和晉國的軍隊在戰場上的局勢演變,就是很好的說明。

一方梟雄的烏孫王,在這般情況下,能否帶領烏孫人繼續走向強大,還是未知數,不過晉國的謀士,對烏孫王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這般的形勢下,僅僅是憑借烏孫王的能耐,想要讓烏孫從形勢複雜之中走出來,有著太大的難度。

晉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已經充分證明了,想要從晉軍的手中獲取好處的話,有著何等的難度,僅僅是憑借烏孫王的手段和當前烏孫王手中的實力,還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