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1章 不得違背命令(2 / 2)

這也讓不少原本對於孫權有著一定感激的官員,對於孫權有著諸多的憤怒,吳國已經走到破滅的道路上,孫權卻是想要更多的將士陪葬,甚至連朝中的官員也不放過,這樣的君主值得他們去更多的追隨嗎。

周瑜有心相勸,但是見到孫權的麵色不是很好,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外城為晉軍攻破,孫權心中肯定是有著諸多的不滿的,而周瑜乃是軍中的統帥,可以說這次戰爭的是失敗,與周瑜有著脫離不了的乾係,雖說在最後的時刻,孫權仍舊沒有責怪的話語,周瑜能夠看到孫權的不滿。

孫權有著不滿也是正常的事情,這樣的情況就算是放到任何一名君主的身上,恐怕都會憤怒的,隻是江東軍目前的情況不是很好,否則的話,周瑜說不定已經為其他的將領所取代了。

反正這樣的戰事如果是放在晉軍之中的話,呂布肯定會罷免主將的職務,軍中將士最為需要的就是勝利,若是主將不能帶領軍中將士得到一場場勝利的話,這樣的主將是不合格的。

非是周瑜在領兵作戰方麵的謀劃不夠,而是江東軍麵對的敵人實力太過強大,以江東軍的實力,遇到晉軍之後,想要有著更大的作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晉軍不會給江東軍翻盤的機會,尤其是江東軍在水麵上交戰失敗之後。

晉軍在訓練方式上與江東軍有著諸多的不同,正是依靠著軍中的製度,晉軍將士在一場場對戰中得到了勝利,就算是麵對實力強悍的敵人,他們也不會有著更多的退卻。

並非是所有的軍隊都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晉軍的強悍聞名天下,呂布為此付出了諸多的努力。

商定撤退的事情之後,孫權緩緩站起,自從晉軍到來之後,孫權就在為建業的戰事而擔憂,而今晉軍攻破了城池,吳國的官員將會如同喪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終日。

這樣的事情放到任何一名諸侯的身上都不會好受的,眼睜睜的看著多年努力的結果將會落入他人的掌控之中,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執掌江東之後,孫權可是付出了太多的心血,為了江東的發展,絞儘腦汁,但是從取得的效果上來看,比之晉國有著太大的差距。

原本以為世家對於晉國的排斥,會讓更多的世家在關鍵的時刻站在吳國的一側,事實證明,孫權將世家想象的太過簡單了,世家之更多情況下追求的是家族的利益,隻要他們所在的家族能夠在亂世之中生存下去,就比之什麼都重要,對於晉國的政策有著諸多的不滿,那是有著其他諸侯存在的情況下,離開晉國之後,他們照樣能夠讓自身所在的家族取得發展。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晉軍統一天下已經成為了必然,在這種時候仍舊對抗晉軍的話,就是不明智的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