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零章 招攬(2 / 2)

三人聞言儘皆沉默,知道呂布的目的,但他們卻不想輕易的出仕,一則是呂布在外麵的名聲,二則是他們不想再次陷入到糾紛之中,亂世之中,能夠找到一個居住安穩的地方談何容易,公孫度稱王,在一定程度上對三人還是十分尊重的,對於三人辦學亦是多有支持。

“本侯聽聞三位先生在村落內辦學管,教化百姓,本侯雖說是粗鄙之人,治下卻是有著晉陽學堂,若是三位先生不棄,可在薊縣或者是遼東辦學,也算是為百姓造福,讓更多寒門士子能夠有書可讀。”

“遙想當初,本侯在長安會見恩師,提及天下學子的現狀,恩師亦是心憂不已,這才有了晉陽學堂,幽州之現狀與當初的並州何其相似。”

管寧聞言心中一動,他是管仲的後人,也曾想過如何光複祖上的榮耀,之所以隱居在遼東,亦是無奈之舉,如果能夠在中原得到重用的話,他豈會不遠千裡趕往遼東,遼東即便是再安穩,在中原士子的眼中也僅僅是蠻夷之地罷了。

呂布的話也給管寧提了一個醒,呂布在天下間的名聲雖然很差,但卻有蔡邕這樣一個恩師,蔡邕那可是編纂了漢書之人,在文人間的威望無人能及。

“多謝晉侯好意,在下散漫慣了,受不得約束,不求聲名聞於當世,但求能夠安穩平淡。”王烈道,提及晉陽學堂,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價值千錢的晉紙,晉紙的使用極為方便,然而在價格上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起的,僅僅是因為晉紙之事,就讓呂布得罪了不少的文人。

三人之中,王烈曾經為公孫度的長史,對於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更為清楚,他歸隱是真心的,不想過多的涉及官場上的事情,即便呂布口中說的是辦學,然而這件事依舊有很大的牽扯。

從晉陽學堂中走出來的學子日後是會到各地為官,這一點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呂布正是憑借這個手段和世家抗衡,一旦教授學子,日後難免會有利益上的糾葛。

邴原亦是拱手道:“在下亦是如此。”

呂布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無論自己做了多少的努力,始終難以改變在士子中的形象,這些名士固然是有才華的,不能為自己所用又能如何呢。

“在下倒是對晉侯創辦的晉陽學堂十分好奇。”管寧道,從呂布的神色間他看出了呂布的失望,若是在這種時候還不表明心跡的話,恐怕呂布就會離去了。

“幼安既然有此心,可跟隨本侯前往城內,辦學之事,自會有人為幼安講解。”呂布道。

一行人離去之後,王烈歎道:“不想幼安還是未能割舍功名。”

“彥方兄,晉侯滿懷誠意而來,為何你要出言拒絕?”邴原不解道。

“晉侯乃是野心勃勃之人,而今占據幽州並州以及河內河東之地,就連強悍的鮮卑人也俯首稱臣,此等人物,可以說的上是一時英雄,然而歲月不待人,若是十年前,或許在下會前往並州吧。”王烈歎道。

邴原微微點頭,心中則是不以為然,他敢肯定王烈還有話沒有說完。

對於管寧,呂布也是比較看好的,管仲的後人,有著這個名頭,的確是很吸引人,而且從管寧行事來看,沒有如同邴原和王烈那般的死板,管寧跟隨,定然是為了名利,這一點呂布也不在乎,沒有實際的好處,誰會真心跟隨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