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二章 高句麗的命運(2 / 2)

呂布冷哼道:“本侯對待高句麗已經算是仁慈的了,此次鮮卑有近十萬人成為了本侯的俘虜,看看他們在幽州是如何生活的,可以說每日都有鮮卑人死去。”

拔奇心中一驚,他隻知道鮮卑人大敗的消息,沒想到鮮卑人在幽州的待遇那麼慘。

“多謝晉侯開恩,高句麗上下感激不儘。”拔奇道。

呂布點了點頭:“高句麗以後就是幽州的一個郡,設太守府,由漢人治理高句麗。”

聽著呂布不容拒絕的話語,拔奇低下了頭,高句麗就是他的根本所在,離開了高句麗,他這個王隻是彆人眼中的笑話罷了。

“拔奇,你感覺幽州如何?”呂布問道。

拔奇不假思索的回道:“幽州民風淳樸,城高池深……”

“既然如此,拔奇就傳回一道命令,讓盧浩和楊奉接管高句麗,你就留在薊縣吧。”

拔奇雖然有千萬個不願意,隻能俯首稱是。

高句麗,在以往漢帝的眼中或許是偏遠之地,呂布卻不會放過,這個世界,遠遠沒有那些文人眼中那麼大,還有很多的地方沒有接觸到,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不妨讓版圖更大一些,成為屬國和成為治下是有著根本上的區彆。

最終,呂布決定在遼東郡遝氏正是組建水軍,由各地的官員推薦水軍將領。

幽州更多注重的是陸地上的力量,對於水上的力量不是很重視,想要找到一名合格的水上將領是很困難的,於是呂布暗中命人告知甘寧,派遣一名得力的水軍將領趕往遼東郡。

在踏氏組建水軍的意義是重大的,一旦呂布攻打冀州的時候,隻需從踏氏派遣快船就可偷襲渤海郡,青州更是與海臨近,最為主要的就是如何在戰船上有更大的突破,如果沒有好的戰船,莫說突襲冀州和青州了,恐怕在途中就被海浪吞沒了。

踏氏之前也是有一些船隻的,不過這些船隻都不符合呂布的要求,當初公孫康能夠得到來自冀州的床弩,可以說是老天爺給了很大的麵子。

既然決定組建水軍就要做到最好,王越此時正在荊州附近,到時讓王越從那邊帶回來一些匠人,最為主要的是先將水軍組建起來,而今的船隻也足夠追軍的訓練所需了。

到了荊州之後,王越並沒有太大的發現,於是帶著暗影的人悄悄前往江東。

宛陵,是丹陽郡的郡治所在,孫策暫時將大軍駐紮在此處,丹陽位於揚州中間的位置,進可從江上攻打徐州荊州,支援廬江、九江。

而且孫策是好戰之人,自從來到江東之後,平定了江東不服從命令之人,麾下有著周瑜這等人才相助,可謂是屢戰屢勝,是以在江東的威望日漸高漲。

此時孫策手下文有張昭等人,武有程普、黃蓋、祖茂、韓當、蔣欽等人,可謂是人才濟濟,孫策覬覦荊州,天下皆知,然而孫策的誌向不僅僅如此,他對徐州亦是有心謀劃,不然也不會令蔣欽和朱治鎮守在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