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六章 督察巡察(2 / 2)

“夫君可以設置一個機構,負責懲治監察官員中的不法之徒,如此則監察官員和地方官員定然不敢胡作非為。”蔡琰道。

呂布眼前一亮,他考慮的是讓督察府和地方官員互相牽製、監督,從而能夠避免更多的不法之徒,若是有這樣的存在的話,地方官員和督察府的官員也不敢肆意妄為了,督察府就相當於禦史,雖然這種製度會有一些弊端,對於當前卻是很適用的,至於說以後會暴露出什麼樣的壞處,及時糾正便是,他可沒有漢朝官員那種祖宗之法不能改變的念頭,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往的製度肯定會暴露出種種的弊端,這個時候不是想著去維護舊的製度,而是如何改變,才能讓弊端被消除。

“昭姬真乃為夫的賢內助。”呂布脫口而出,旋即意識到蔡邕就在身旁。

紅暈再次攀上了蔡琰的臉頰,低頭小心翼翼的看了蔡邕一眼,見蔡邕沒有責怪的意思,才放下心來,心中也是歡喜不已,能夠為呂布解決問題,對於她而言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此機構可名為巡察府。”呂布想起自己在河內曾以河內巡察的身份行走,直接將名稱定了下來。

“奉先可曾顧及過祖宗的製度,大漢數百年來,曆代帝王皆是循規蹈矩,不敢違背祖宗之法,而奉先在並州設置督察府,就已經是超脫了大漢的製度,若是聖上得知,定然會降旨責問的。”蔡邕歎道,他何嘗不知如今皇室的影響力在諸侯間越來越少,比如軍中,各種名號的將軍層出不窮,這些都是違反製度的,諸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在遵守大漢的規矩,卻也在改變著。

“恩師,如今天下動蕩,百姓受難,若是一味的沿襲祖宗之法,何以改變大漢,何以令四海平定,學生雖然是一介武夫,卻是明白這個道理。”呂布道。

蔡邕沉默片刻道:“奉先且回吧,為師有些累了。”

呂布起身行了一禮後,與蔡琰一道離開了。

“夫君,妾身看父親生氣了。”蔡琰低聲道。

“恩師是心懷漢室之人,並州的改變也是在所難免的,如大漢報,大漢以往何曾有之,而今諸侯不也是適應了大漢報的存在嗎?秦朝為何能夠橫掃八荒,不是因為秦朝足夠強大,而是他敢正視自身的問題去改變。”呂布道。

“夫君切莫讓父親聽到這番話,否則定會寢室難安了。”蔡琰急忙道,秦朝的例子,在大漢曆代一直是當做教訓的,呂布卻是將其當做典範。

求一撥推薦票、月票、打賞支持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