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戲誌才之策(2 / 2)

“好,就以誌才之言,本侯這也是為了百姓著想。”曹操歎道,呂布善待百姓,在諸侯中也是出了名的,為了百姓敢向世家出手,若是將百姓阻攔在治地之外,定然會引得諸侯的口誅筆伐。

“主公英明,屬下這就去辦。”離開州牧府,戲策劇烈的咳嗽著,絹布上出現星星點點的血跡,急忙將絹布塞進懷中,向著軍中而去。

聚集在城外的難民,每日隻能依靠城內周濟的米粥度日,隻是那米粥清澈的可以照出人影,米粒更是難尋,即使如此,百姓也不願意離開山陽,這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了,若是離開這裡,恐怕連米粥都沒有了,他們也希望城內的世家能夠收留他們,哪怕是為世家種田,隻要能夠填飽肚子就行了,此時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吃上熱騰騰飯菜,已經是奢侈了。

這幾日,聚集在山陽城外的難民達到了三萬人,負責維護秩序的士兵也是達到了上千人,在饑餓的驅使下,即使是平日裡溫和的百姓,也有凶悍的一麵,往往為了一碗米粥,就能大打出手,老幼若是想要得到米粥,更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不要在兗州了,兗州大半都遭受了蝗災,聽說州牧府的錢糧也是不多了,恐怕要不了幾日,連米粥就沒有了。”一名百姓壓低聲音道。

此時百姓最為在乎的便是口糧,唯一的希望馬上就要沒有了,讓他們感覺到焦慮,聞言急忙圍了上來。

“我可是聽說了,並州的百姓能夠一日三餐,而且晉侯善待百姓,許多前往並州的百姓,都有地可拿,家中有孩子在軍中的,更是無需賦稅,並州沒有遭受天災,再不去,並州恐怕就不讓進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戲策暗中命令士兵扮作百姓散播的言論,很快在百姓中傳開了,看著一日比一日清澈的米粥,許多人選擇了前往並州,在兗州他們已經看不到活路了。

即使選擇留下的也是一些老弱,他們沒有前往並州的能力,恐怕還沒有到達並州,便死在了途中。

荀彧亦是聽說了城外的事情,麵露苦色,他當然知道這定然是曹操的手筆,隻是這麼多的百姓前往並州之後,呂布該怎麼做?僅僅城外前往並州的百姓恐怕就達到了兩萬人,這兩萬人,可是沒有任何的家資,前往並州,隻能依靠周濟度日,即使現在並州不再是那麼的貧瘠了,能夠容納的了這麼多的百姓嗎?

而且豫州、徐州、司隸地區亦是遭受了災害,一旦這些難民得知在並州有活路,豈不是湧向並州。

荀彧也知道現在兗州到了危急的時刻,若是沒有更多的糧草,莫說是百姓,就連大軍都要忍饑挨餓,兗州又該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呢?

34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