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感覺還不錯,至少比他們想象中好很多。
而另一邊巧心按照主子的吩咐通知了李村長,如今臨近新歲,從今天開始大帳篷的課堂跟紡織作坊的工作就暫停了,等年後再開始正常運營,所以這會大帳篷空無一人。
得到通知的李村長帶著兩個助手就提前候在了大帳篷門口,不過這次接收的人數比較多,以大帳篷的麵積也坐不了七八十人。
因此,他們就打算在大帳篷門前的空地上接待新人,反正旁邊的宋家已經搬進了新家,這一片都空著的,也不存在會打擾誰。
二十分鐘後,一行人才慢悠悠了來到了大帳篷,夏檸為兩邊的村長各自做了引薦,後續的工作就交給他們對接了。
按照之前會議上商量好的,往後接收的新成員,如果是三兩結伴而來的就直接安排到大隊裡,但如果投奔的是一個村這樣的集體,那就直接任命以前的村長,或是從隊伍裡挑個領頭人來擔任該隊伍的隊長,分管著他們各自的隊伍。
如今的生產一隊與二隊是由李氏族人、白雲村原住戶、外加流放的眾犯整合起來的,但因為加起來的人數過多,就分成了兩個生產隊管理,隊長人選則是從李氏族人裡挑出來的,都是十分老實又勤快的人。
而生產三隊,就由胡大誌與老賴所帶來的兩支小隊伍合成了一支隊伍,生產隊長由老賴的堂兄弟擔任,因為胡大誌那邊頂事的十幾個男人,都加入了保衛部。
哪有精力管理村裡的這些雞毛蒜皮啊?
至於生產四隊,目前就隻有孫秀才他們一行人,而他們隻有二十一人,這點人數自然還達不到生產隊的規模,畢竟前麵幾個生產隊的人數都有五六十人,而她們還幾乎都是女人。
就隻能等著後麵有新加入的成員,再做安排了。
然而杏花村卻有七八十人,可以說是幾個隊伍中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了,肯定是不能再加人了,他們完全能自成一個生產隊。
估計李村長會讓杏花村的眾人成為基地的第四個生產隊,而孫秀才他們隻能往後延一延,等著其他新來的成員再合並了。
今天都二十八了,後天就是除夕了,夏檸估計這年前應該不會再有新人加入了,封建時代的人都比較迷信講究,誰會願意在年節檔口還在路上奔波啊?
如果有心想來白雲村的,估計都會算好路上的時間,要麼趕在除夕之前到,要麼就會選擇過了新歲再上路。
所以隻能期盼年後來人了!
把杏花村等人交給李村長後,夏檸就安心的帶著巧心回了宋家大院。
這又來了一批新人,那她們昨天準備的新春福袋就不夠了,所以還得再裝上幾十份備著才好。
宋家女眷們得知村裡又來了一批新人,都很欣喜,這村裡人越多,村子才會越興旺嘛。
於是,大家很是歡喜的跟著夏檸又裝起了新春福袋。
“娘,咱們明天去鎮上趕集嗎?”
瑩姐兒依偎在母親的身側,一邊吃著零嘴,一邊好奇的問了一句,她也是聽杜鵑姐姐提及,明天鎮上會有很熱鬨的市集,為的就是方便大家采買年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