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劍拔弩張
雖然給人報喪是一個挺難受的事情,但是想到罪魁禍首已經被自己解決,小陸心裡總算是好受了一些。
端木賜將這裡家屬被盯上的事情告知MIB以後就把注意力放在了MIB的戰鬥部隊上麵。
沒錯,之前那些會隱形的戰鬥機就是MIB的主戰飛機,是大批量人類頂尖科學家在研究端木賜給的各種殘骸之後總結技術生產出的一係列完全由地球科學家研發戰鬥機。
雖然有外星科技的影響,但這確確實實是地球人的智慧結晶。
甚至他們還研究出了端木賜留下的光學迷彩。
端木賜的“光學迷彩”是基於夜襲隊鉻金切斯特係列戰鬥機的光學迷彩功能進行升級改造來的。
夜襲隊的戰鬥機的光學迷彩又是來自於來訪者科技,可以說相當先進。
這裡指的是MIB的秘密基地。
是個劍術高手。
“不是怪獸,我看是兩個巨人!”
以往基本上都是奧特曼可以使用念力和固定的人類交流,人類大喊大叫和奧特曼交流,雙方都像是合作了很多年的戰友一樣的,全靠理解。
好在針對現在的情況MIB早就已經做好了各種預案,於是就在輿論即將爆發的當天晚上,全世界各個主要新聞媒體都播報了MIB存在的消息,並且將這些年MIB默默守護人類的各種資料給選擇性地放了出來。
那是當然,這是奪子之戰。
“藍色禿鷲係列戰鬥機,這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所以說,你找我要乾什麼?”
70萬℃的基礎光線,光之國都沒幾個奧特曼敢想的數據居然被稱作太弱。
所以最後還是帶她到了八千流道館。
端木賜在一旁對莉子不斷感慨。
在絕對保證小陸身份不會暴露的情況下,端木賜建立起了人類和奧特曼交流的快捷方法。
用的是沒開刃的後半段。
“但是你現在還太弱了,所以我要好好監督你訓練,不然你不會是那些宇宙人的對手!”
在確定了小陸沒有拒絕以後,鳥羽來葉將武術劍收了回去,順帶問到
“那麼我們接下來去哪?要去你們的秘密基地嗎?”
就算是絕大多數人做不到偉大,但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偉大的人表示尊敬。
那雙眼睛之中,仿佛蘊含著劍氣!
然而小陸根本就不是什麼MIB的工作人員,這一身都是剛穿上的,自然也不可能帶她去什麼MIB的秘密基地。
這個避難所使用的都是特殊材料,甚至可以支撐奧特曼和怪獸在樓頂蹦迪。
鳥羽來葉隻是看到了小陸被祖魯克星人的劍術壓製,沒看到小陸那一身讓祖魯克星人絕望到想逃的坦度。
對此,小陸並不反駁。
小陸:“!!?”
其目的就是要讓怪獸出現的時候受災區域的居民能夠快速進入避難所,避免被戰鬥波及。
這就是沒有直觀看到數據,很難有自知之明。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具體措施,MIB的工作效率正在讓整個世界咋舌,同時讓整個世界感受到什麼叫做全地球聯合起來的安全感。
就算是在什麼非洲大陸什麼熱帶雨林這些各種生物很多的地方也養不起吧!
不隻是這樣,他們如何活動,身體的質量密度等等都很不傳統,直接把很多科學家都給震驚到了。
雖然還不具備單獨擊殺怪獸的戰鬥力,但是撐到奧特曼登場,然後輔助奧特曼擊殺怪獸已經很足夠了。
不過,讓一個人類來判斷哪個光線強,哪個光線弱似乎也不是很合適。
同時,尊重了小陸本人的意見,給奧特曼命名為“捷德”。
原本還沸騰的輿論很快就被平息了下去,這時候大家才明白一件事,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有MIB在為大家保駕護航罷了。
交流感情什麼的就算了,但是發現宇宙人什麼的可以第一時間通知小陸,這樣一來工作效率也可以快不少。
而且女生背後背著的那個明顯就是劍袋。
一個女人。
這是端木賜方麵的準備。
祖魯克星人和奧特曼的戰鬥雖然結束了,但是熱鬨才剛剛開始。
“那為什麼跟宇宙人的戰鬥你會這麼輕易落入下風,最後才能勉強獲勝。”
什麼食物鏈食物網這種東西直接被推翻,要想養活這麼大一個宇宙人得用多少其他生物?
同時MIB官方也在端木賜的授意之下宣布了小陸的奧特曼身份,當然,不是宣布本人,而是宣布奧特曼形態的那個“小陸”真是奧特曼,不是什麼其他的宇宙人。
鳥羽來葉沉默了片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同時,全世界每家每戶都要上一個保險,這樣在怪獸襲擊的時候就算是財產受損也可以有保障。
當然,在中國的話,一般是大爺大媽背著這樣一把用劍袋裝著的太極劍去公園裡麵練太極,算是老年健身項目。
小陸也是光棍,一攤手直接放棄了抵抗:“行了,我束手就擒了~”
對方投降的太快,以至於她好多準備都沒能用上。
最後也還是“偷襲”才打贏的對手。
“雖然說他們表麵是母子,有這種婆媳爭鬥的感覺也可以理解。”
不過很多奧特曼的初次戰鬥也都很下飯,作為純新人,小陸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人也不是鐵打的。”
而此刻。
當然,這也是因為小陸真正感受到了鳥羽來葉沒有殺意,應該不是來挑事的,這才願意如此束手就擒。
可是新時代到來,各種光線技能威力不限製地提升,防護罩並不是奧特屏障可以源源不斷補給能量,很容易撐不住,所以與其討論防護,還不如討論破壞之後如何保障。
不過就今天戰鬥的情況來看,人類戰鬥機已經可以發揮出不小的作用了。
重點是更方便的雙向交流。
“但是,我家裡有很多很厲害的人,如果我想訓練的話。。。”
與此同時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