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章 伐楚之議(1 / 2)

“數日攻伐,雖不得寸土,卻也讓我們摸清了南楚布防。”

晉王陸玄樓說道:“南楚沿大江一線設防,綿延數百裡,所有渡口、淺灘皆固若金湯。”

“我大魏鐵騎與北蠻軍卒皆以馬上功夫見長,不善水戰,攻伐已是不利,而南楚軍卒百萬,我軍僅有半數,且我們兄弟三人各率一軍、各自手段伐楚,渡江更是難上加難。”

太子陸玄昭說道:“分則皆弊,合則眾利,若我兄弟三人不同心,滅楚也無望,若我三人兄弟同心,其利則斷金。”

“所以本宮提議,你我兄弟姑且劍聯手,先渡大江,而後滅楚爭位,如何?”

“正和我意,不知玄樓意下如何?”

晉王陸玄成問道,自平定宋郡叛亂,陸玄樓一直按兵不動,耐人尋味,兩人皆以為陸玄樓早有謀劃,未必願意與兩人聯手伐楚。

“沒問題!”

陸玄樓說道:“若有吩咐,兩位兄長儘管吩咐,為大魏霸業著想,玄樓必然儘心儘力。”

“如此便好!”

晉王陸玄成說道:“楚人憑借大江天險,拒我大魏,玄樓可有渡江之策?”

陸玄樓笑道:“有些想法,但也不成熟,還是聽聽兩位兄長的想法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可不客氣了。”

晉王陸玄樓拍拍手掌,一道人影走入觀景亭中。

“莫將耶律樂賢,見過太子殿下、蜀王殿下。”

耶律輕騎以哥舒不白為帥,以耶律樂賢為軍師,皆聽晉王陸玄成軍令。

晉王陸玄成笑道:“此人雖是北蠻降卒,卻有一番謀略,為示忠心,麵見本王,獻上伐楚之策,還請兩位分析利弊。”

“細細道來,與我聽聽!”

太子陸玄昭與陸玄樓同時點頭,做洗耳恭聽之狀。

“大魏鐵騎與北蠻騎兵已北方而來,每每乘船渡江,便覺頭暈目眩,更有甚至,嘔吐不知,四肢無力,難以揮刀弄槍,無力殺賊。”

耶律樂賢說道:“微臣以為,大魏敗因,非軍卒不善水戰,皆因水土不服。”

陸玄樓點點頭,說道“有些道理,繼續說下去!”

“江水顛簸,戰船左揺右晃,軍卒因此頭暈目遠,難以殺敵。”

耶律樂賢說道:“我軍何不效仿古人,以鐵鎖連舟,則行如平地,軍卒可奮勇爭先!”

陸玄樓不以為然問道:“我若楚人,待大魏連舟至中途,便以樓船士練駕駛數百火船,皆大江水勢,順流而下,直撞大魏連舟,一把火,燒他個乾乾淨淨。”

“殿下言之有理,所以連舟渡江之前,還需多做準備。”

耶律樂賢說道:“楚人怯懦,雖有樓船士水戰無雙,卻不敢隨心出戰,大江掌控之權,便在我大魏。”

“大江上遊,水流迅猛而湍急,非我大軍渡江之地,楚人由此輕視此地,該是用心之地。”

耶律樂賢說道:“殿下可派遣一支軍隊,修建河堤,阻塞江水,聚少成多,大魏連舟渡江之前,決堤開河,江水洶湧東流,水淹江南,待楚人慌亂之時,伺機渡江,必能大獲全勝。”

眾人不由驚駭,大江兩岸,百姓無數,良田不計其數,一旦大江之水溢出,將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良田毀於一旦,數年之內,大江兩岸,難以恢複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