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小八卦(1 / 2)

光州軍區的話劇演員們除了白天要開會之外, 晚上還要進行話劇《回家》的排練。

表演將在大會臨近結束的時候進行,到時候除了大領導們會來觀看之外,各類型的參會者都會到場, 包括文工、軍事、軍工等。

這是話劇第一次登上最高舞台, 儘管李瀟瀟等人已經演過很多遍了,但大家仍舊絲毫都不放鬆,葉老師也在全程跟著。

除了葉老師之外, 重鋒也一起坐在場邊上看著。

練習場中就隻有他們這十幾個人,現在也是休息時間,但重團長仍舊一副軍姿坐著, 脊背挺得筆直。

演員們一開始看到他就回憶起六月時的特訓,不由得皮肉一緊,但後來發現人家根本沒在看他們。

人家一直就看著李瀟瀟同誌,連眼睛都不帶眨的, 其他人在他眼中仿佛不存在一樣。

十二月初的京市對於南方人來說已經很冷, 這年代並沒有什麼羽絨服或者防寒內衣,防寒都是穿的實打實的棉服, 裡麵再穿點厚毛衣。

因為下個月要去沈城軍區,所以重鋒和李瀟瀟都臨時購置了一些厚衣服, 但李瀟瀟上台時也不會穿得太厚。

演員穿得太厚會影響肢體靈活,所以大家上台前都會先做一輪熱身,然後將厚外套脫下來,然後才開始排練。

李瀟瀟演的是病弱的馮淑敏, 不像其他演員那樣動作多, 坐在凳子上隻覺得冷颼颼的,排練一結束就馬上跑下台拿衣服了。

“好冷,”李瀟瀟裹著大衣, 說話時都呼著白氣,“這才十二月初啊,怎麼感覺比去年還冷。”

她原地跳了幾下,腿上一陣微微刺痛發麻,血液像是凝住之後重新緩緩流動。

今年確實是比往年要冷一些,葉老師早就已經給學生們準備了薑湯,這會兒都招呼著大家過來喝一碗。

重鋒就坐在葉老師旁邊,見李瀟瀟還在台邊蹦蹦跳跳,他順手端起一碗薑湯,走了過去朝她說:“先喝薑湯,驅寒,小心彆感冒了。”

淺金色的薑湯熱氣騰騰,滿滿一碗,李瀟瀟噗一聲,看著重鋒,眉眼彎彎:“這麼滿都沒灑,團長你也太穩了。”

她冷得直哆嗦,接過來肯定得灑一地,乾脆湊過去低著頭,抿了一口,熱辣的觸感滾過喉嚨,一路朝肺腑間蔓延,最後落到了胃中,溫暖了整個人,讓她有種活了過來的感覺。

碗中的水麵落了一點,李瀟瀟這才從重鋒手中接過碗,咕咚咕咚將薑湯一股腦灌進去,然後長長地歎了一聲,摸了摸暖呼呼的小肚子:“舒服。”

她眯著眼,剛才還略帶蒼白的臉色終於透出點微紅,鼻尖因為薑湯的蒸汽,掛了一層薄而細密的水霧。

“是不是該餓了?”重鋒微微低著頭,顯得目光更加溫和,“去同和居吃點夜宵嗎?”

同和居就是上回他們從文藝俱樂部出來後去那家飯店,李瀟瀟最近迷上了它的三不沾,兩人時不時就會過去打包一份回家吃。

葉老師正走過來想吩咐李瀟瀟兩句,剛好聽到重鋒這一句,咳了幾聲,瞪了重鋒一眼:“你彆一天天攛掇我學生吃夜宵,演員晚上不能吃太多!”

李瀟瀟一陣心虛:“老師,我隻吃一點,不多的,您放心。”

葉老師見她這麼說,擺擺手,一副“你看著辦”的表情,畢竟所有的學生裡頭,這孩子是最讓自己省心的一個,說吃得不多,那肯定就是不多的。

“過幾天就要上台了,晚上好好休息,吃夜宵也彆弄得太晚,”葉老師隨後又說了一下明天的安排,朝兩人揮揮手,“快去吧。”

李瀟瀟應了一聲:“好的老師,老師明天見!”

兩人往出口處走,其他演員們看著他們的背影,不由得都一臉感慨。

江秀蓮和程珍珍當初第一次見李瀟瀟時,是因為李瀟瀟以市文工團演員的身份去軍區交流,當時她們聽說她是重團長的關係戶,私下抱怨了兩句,剛好被重鋒聽到,被他要求當麵解釋。

那還是她們第一次看到重團長計較閒言閒語,畢竟他的性格出了名的冷酷無情,背後被討論的事情多了,她們也沒想到會被抓了個正著。

她們在軍區久,小道消息也收得多了,程珍珍去年就來參加會議,早就知道李瀟瀟住進了重家——能住進去的,關係怎麼可能簡單?

江秀蓮是之前隱隱約約就猜到,現在再看看重團長天天早晚接送,歎了一聲:“每次我看到重團長站在瀟瀟旁邊,我都在懷疑這個重團長是不是真的。”

跟平時那個淡漠無情的男人完全不一樣!

其他人紛紛表示認同,都覺得:也就隻有瀟瀟這樣的姑娘,才能站在重團長身邊了。

十二月十日下午三點,是《回家》的表演時間。

在這之前,大領導先致辭和發言,根據今年各界的成果,對各位參會同誌的努力做出了肯定,並展望未來。

領導發言完畢之後,接下來就是眾人期待已久的話劇表演。

在大會期間,這話劇在各分場裡已經被提及了很多遍,但所有人都還沒看過。

這部作品不同於以往作品中振奮人心的目的,而是有明確的引導,也開啟了明年許多工作的新方向。

因此,許多觀眾看待的目光也不一樣了,從台詞、節奏等各個方麵來觀看,卻發現,不管從哪個刁鑽的角度,這個話劇都比之前的要優秀!

演出十分順利,結束時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領導們還親自上台慰問,攝影師將這寶貴的一幕拍了下來。

“你就是李瀟瀟同誌吧?”大領導一路走過來,跟演員們握手,到了李瀟瀟跟前,特地停了下來,一臉慈祥,帶著微笑,“不錯,要繼續努力,創作出更多好作品,文工事業需要你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