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角度問題(2 / 2)

“死者,從一到七,分彆是:

8歲女:田小蓮;

8歲男:穀成成;

9歲女:李如;

11歲男:高宇;

10歲女:段晨音;

10歲男:李固;

13歲男:程小明;”

衛光看著煙灰缸中還在冒煙的煙蒂,擰開礦泉水瓶將其澆滅,繼續說道:

“這個排序沒有任何意義,也沒辦法判定死亡時間,因為他們全都是在三天前的那一天遇害,但具體時間卻無法進一步得出。

除了程小明能夠確定是在傍晚的六點鐘左右,其餘六人皆十分模糊。

所以隻是按照年齡大小,分成了四男三女。

這七人中,除了程小明,其他六人均沒有出現父母透露死者丟失某件東西的情況。”

季禮不斷地翻找著每一名死者的個人信息,各種各樣的現場圖片,包括實地調查、詢問、走訪的信息一應俱全,麵麵俱到。

聽著衛光的解釋,他一個一個地往下翻找,但卻始終找不到他最想要的那個東西。

衛光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季禮麵前的煙盒,似乎很想索要一根,但最後還是轉移了視線,說道:

“卷宗傳來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不對勁。

這七名死者,互相都不認識,全是小學生但卻是來自七所不同的小學。

至於家庭情況,基本都是一些普通或貧窮之家。

因此這七個孩子的性格,其實相差不多,沉默、懂事、自卑。

這也許算是唯一的共同點了,可這不能成為凶手殺害他們的規律。

因為程小明在這七人中,所有方麵都顯得格格不入,他家庭優渥、性格開朗熱情。”

如果說凶手選擇下手的規律,就是專指貧窮家庭中的孩子,並對性格下手,但程小明卻足以把這唯一的規律推翻。

衛光雙手交叉放在桌上,麵色疲倦地繼續說道:

“我與那位朋友溝通時,他也說起了,這個作案規律就是沒有規律,受害者規律也不存在。

凶手似乎真的隻是隨機選擇被害者。

當然,未成年並不能算是一種可用規律。”

季禮也發現了這一點,原本他指望通過詳細的卷宗,應該可以確定凶手會對怎樣的對象下手。

但沒想到,結果竟然會是這樣。

他一頁一頁地翻看著卷宗,搖頭說道:

“凶手是一個極擅布局設計的人,並且殺人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因此一定具備規律。

我們、警方這兩批人,尤其是警方那邊動用了如此多的人力和腦力,若當真沒有發現的話,那隻能說明角度錯了。”

“角度……你是說,殺人規律其實是與平常人無法涉及的領域相關?”

衛光想到了宗教,通過先前的兩件事情已經能夠確定本次任務充斥著宗教元素。

術業有專攻,警方和店員若以平常視角去看待此案,那麼找不到規律是可以解釋的。

季禮慢慢放下卷宗,這厚厚的幾十頁紙現在還起不到任何作用,他拿出了手機。

“梅聲和薛店長還和我走,我們去找專業的人來幫我們解惑。”

說完這話,他將桌麵上那裝著碎紙片的密封袋收進口袋中,把卷宗推到了衛光麵前,說道:

“你們剩餘人去找另外沒有接觸過的五名死者家屬,重點關注這五個人有沒有‘東西’被凶手取走。

尤其是程小明家屬,你們再重新去了解一遍,這個男孩的身世、性格最特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