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結局(2 / 2)

穿越年代農家女 海星99 6007 字 2個月前

對吳家人的求助和想法,趙愛琴並沒有說其他的,既然都是吳家的後代,那就應該肩負起吳家醫術的傳承,這些年她看明白了太多的東西,本來老祖宗傳下來的醫術很高明的,可惜一個個都私藏一手,等傳到後代那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所以趙愛琴並沒有藏私,既然答應了,那她就教,不過不是什麼人她都收的,得經過她的麵試之後才能收下。

心雨高中畢業之後也過來跟這些師兄弟一起學習。

不過心雨的表現還是讓那些叔伯兄弟不得不感歎,學醫隻的真的要有天分,你說他們從小被家裡長輩給教大的還不如人家孩子半路學習的,尤其是心雨這一手的針法,那些人見了隻剩下眼饞,他們估計就算練到老都達不到心雨這一手的境界。

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過,心雨在十八歲那一年跟付辰結婚了,轉過年倆個人的孩子誕生,是個漂亮的小男孩,付辰那邊的工作總算是告一段落,他則收心繼續研究他的芯片,小夫妻倆個總算是結束了牛郎織女的生活,付辰這邊也能一心一意的照顧自己的家庭,事業也在他的預想中穩步發展。

跟付辰的摟錢速度比起來,心雨可就差多了,她更多的精力都傾注在醫學方麵,已經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

恢複高考的時候,林家三個孩子以及小蝶都考上大學,心雨讀中醫兼修西醫外科。

而趙愛琴現在更多的精力則放在教學生和製藥這一方麵,當然有患者她也會跑過去幫著治療。

趙愛琴也想過她能治療的患者畢竟是有限的,而把老祖宗研製出來的藥進行大批量的生產才能讓更多的患者受益,這才是她最終的目的。

藥廠創業資金吳遠橋投資了一些,剩下都是心雨出資,不過收益這一方麵,趙愛琴依然拿出了一大批資金用於國家在醫藥方麵的科學研究。

其實在趙愛琴看來,做藥的初心她不是想通過這方麵發財,她的工資和陸川的加在一起足夠他們夫妻倆個生活所需了,心雨這孩子根本就不用他們操心,這丫頭的賺錢能力一點都不比付辰差。

等土地承包之後,心雨依然不改初心,承包了很多的荒山荒地,彆看她考上大學了,可是她的戶口並沒有遷走,不僅是她,連她生的三個孩子都沒有報城裡戶口,雖然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不過付辰一句話,不理解也得理解了,人家孩子爹都發話了,他們還說啥?

人家付辰可說了,農戶咋的了,沒農民你們吃啥喝啥?往上數三代誰還不是從鄉下來的?我兒女要是有本事,甭管是農戶還是非農戶照樣會吃香喝辣的,就怕他們沒這個本事,真沒本事,有點地種,至少以後他們也不能餓死。

心雨的做法在當時肯定會有很多人不理解,不過多年後,這些人後悔都來不及,人家心雨通過種地發家了,而且還是賺的盆滿缽滿的那種。

心雨的綠米和靈麥在孫浩和他導師的研究下,產量提高了,當然顏色也變淡了很多但保留了一些米和麥子的原本屬性而且還是獨一份。

心雨不僅自己種還帶領周圍的鄉親一起種,收獲由公司負責統一收購然後在往外銷售,他們這周圍是提供種子的基地。

心雨他們公司出產的這兩種種子有沒有人眼饞?有,大把的人在呢,就連國外那些人都蠢蠢欲動,就這種子即便是在吳家老祖宗的老家那個星球也是珍惜物種,要不是老祖宗留下來其他的種子作為改良媒介,就這東西心雨還真的不敢輕易這麼拿出來。

當然,彆人眼饞也沒用,這東西陸川早就報備上去了,而且孫浩他們研究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算有人花錢買通這周圍的鄉親也沒用,就是這麼邪性,這種子經過心雨的手才能叫種子,不過也隻能是一代種子沒有第二茬之說,也沒改良基因,隻是用了老祖宗的傳下來的東西和辦法才達到這個效果。

因為東西好,這兩種糧食已經作為特供產品,有口碑在,還真的就不愁銷路問題。

其實心雨私下裡種了最初的靈米和靈麥,隻不過她種植的地方彆人不知道,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心雨竟然發現老祖宗那個疊加空間並沒有消失,而是通過那兩把鑰匙再次打開了,隻是地點有些特殊,在顧家村那邊,而裡麵出產的東西大部分留給趙愛琴藥廠作為提煉藥物所用。

雖然親媽沒說什麼原因,但是心雨和付辰他們倆個都明白,都是在前世經過這一遭的,希望這次能讓大家夥都提高體質,對那些病毒有抵抗能力,還更多家庭平安健康。

不過種植這一方麵心雨並沒有出頭,而是交給了孟祥坤他們來管理,總經理是韓尚林。

老韓自打身份恢複了之後,時機成熟之後東山再起,把子孫領上路之後,韓尚林就不管官司的事,反而跟心雨一起混了,他忘不了這地方的人曾經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予的幫助和善待。

心雨他們這邊也都商量好了,要拿出公司的一部分利潤用於國防和教育建設,都是行伍出身的,幾個人對心雨的提議那是舉雙手讚同。

心雨和付辰不是不愛錢,不過錢攢的太多那隻是數字了,倆個人都不是什麼追求高品質的人,夠吃夠喝就行,夫妻倆個人一直都是實用主義者。

再說了國富才能民強,沒有國哪有家,他們能重活一世,能夠再相遇已經是老天爺對他們的恩賜了,夫妻倆個能回報的就是把自己的所長發揮出來,為這個國為這個家奉獻出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

這就是林心雨和付辰倆個人的故事,以後他們倆個也會儘自己的力量培養孩子們長大,讓他們繼續做一個有用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