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六大派圍攻(1 / 2)

中原、江南烽火狼煙,武林也是動蕩不安。

六大派視明教為邪魔外道, 便有少林派僧人串聯各家各派剿滅明教, 聲稱欲武林朗朗乾坤。

峨眉派率先響應, 雖然滅絕師太受天鷹教殷離之辱, 但是峨眉派門下尚無人才, 她以傳承為重, 她敢死也還不能死。

周芷若和丁敏君上了武當, 丁敏君向掌門弟子俞蓮舟遞上了滅絕師太寫給張三豐的親筆信。

丁敏君說起剿滅明教乃是大義所在, 邀武當派一起參加。

俞蓮舟道:“不瞞二位,前日少林派空智大師也到了武當, 也是為了此事。但是貿然興起殺伐, 隻怕不是武林之福。在下還是認為就是論事為好, 各大派與明教中的誰有何仇怨都算個分明。”

丁敏君本就是刻薄的性子,又一心想當上峨眉掌門, 滅絕師滅把說服武當派的事交托給她,她自然想要辦好來。

丁敏君道:“魔教惡行,罄竹難書, 怎麼算得清楚?不除魔教, 武林難安。現在隻有我們武林六大派齊出頭,帶領武林小幫派和各大世家同心協力,才能徹底鏟除魔教。”

俞蓮舟道:“此事我需問過家師才能回複。二位女俠還是先在客房休息一日再說吧。”

打發了丁敏君和周芷若去休息,俞蓮舟招了另外的武當五俠商議。

此事難就難在另五大派全者極力主張聯合圍剿明教,而江湖彆的幾十個小門派、小幫派也無有不應的,加上幾十個世家和無法估量的遊俠, 能聚集上萬之眾。

俞岱岩第一個得到張三豐傳授阿離和張無忌獻上的“九陽神功”,現在的武功已經恢複了七八成,他坐在俞蓮舟下首。

俞岱岩道:“江湖恩怨,實在難以理清。師父也說過,明教的人未必都是壞人,名門正派也不一定全是好人。我武當派何必參與此事。”

宋遠橋道:“三師弟,此次武林各派各家齊出,規模浩大,倘若單我武當一派不參與其中,隻怕成為武林公敵。”

張鬆溪道:“大師兄說得對,雖然無忌與天鷹教關係甚深,但是天鷹教已經另開山門,一心在江南舉義反元,未必會參與此事,應當不會令無忌為難。”

莫聲穀道:“師父同意無忌娶那位殷姑娘,無忌一去數年,雖然時常有書信送回來,但是竟是把天鷹教當了家似的。要娶人家就快點娶了,拖拖拉拉。”

殷梨亭道:“隻怕是那殷姑娘太能乾了,白眉鷹王不舍得嫁了孫女,想要無忌入贅,所以回信時也不敢說。無忌宅心仁厚,殷家要是這樣要求,他隻怕不忍拂逆。”

莫聲穀道:“無忌可是五哥唯一的骨血,還是我武當派第三代掌門弟子,怎麼能入贅天鷹教?”

俞蓮舟看著最年輕的兩個師弟把話題往歪了帶,咳了一聲,說:“無忌的事先放一邊,此次圍剿明教,少林、峨眉兩派都派人上山來力邀,隻怕我武當不應,還有彆派同道上山門來。我們隻好打擾一下恩師,問過他後,再決定派誰前去。”

武當六俠去見張三豐,陳明情勢,遞上少林空聞方丈和峨眉滅絕師太的書信,張三豐看了看信,不禁歎道:“滅絕師太言辭激烈也就罷了,空聞大師也是不能善罷乾休的樣子,此次將掀起一場武林浩劫呀!”

此時武當最重的兩個心結:俞岱岩的傷以及殷梨亭未婚妻被楊逍所辱,這兩件事已經解開,武當對明教也沒有戰意。

宋遠橋道:“師父,隻怕此事不是我們武當一派可以阻止得了的。”

張三豐想了想道:“蓮舟,你就先答應了吧,到時你和鬆溪、聲穀帶領武當門下弟子參加,若能讓正派與明教中分下勝敗,便隻多救一人性命,也是功德。”

三大弟子稱是,宋遠橋見張三豐連這樣的大事都不讓他參與,心中不禁淒然,但是他也不能對恩重如山的張三豐生怨。要說張三豔最疼愛的弟子是張翠山,但是最看重的弟子自然是他這個掌門弟子了,他當了十幾年的代掌門,武當派上下沒有不敬服他的,這與張三豐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都是青書那小子丟人現眼,還讓師父對他失望,又在同門前抬不起頭來!

……

武當派是讓宋青書麵壁思過三年,但是由於朱九真、武青櫻兩位夫人以及她們產下的兩名幼女需要丈夫、父親,她們是無辜的,俞蓮舟隻能讓宋青書一家住在武當山腳下,令他不得亂跑,否則就是死罪。

宋青書知道《九陽真經》已在武當山,當然不會再亂跑了,這兩年也被兩位夫人治得死死的。但是此時接連有武林人士上山,會先到他住的莊子歇腳,他在帶女兒的時候都能遇上。

少林派的禿和尚也就罷了,但是前一天見著了和丁敏君一起來的周芷若,隻覺全身酸軟,色授魂欲,不能自己。近三年過去,周芷若已經清麗不可方物,比之從前更加美上兩分,而身段的美妙誘惑比之從前不可同日而語。

宋青書晚上和朱九真親熱時將之想象成周芷若,霸氣四射,忘情時就叫著周芷若的名字。朱九真本來還被侍候得挺開心的,宋青書再渣,畢竟一張臉和身材是沒得說的,可一聽他這樣叫,朱九真一個大耳刮子扇過去,一腳踢中他的身體。

宋青書一聲尖銳地豬叫,縮著身子在地上打滾。

朱九真披衣起來,說:“宋青書,時到今日,你還賊心不死!你若再想納三房,我就閹了你!”

宋青書躺在地上,不由得大怒,平日他隻是害怕武當六俠才對兩個母老虎百般忍讓,這時是觸及他的底線了。

宋青書緩過勁來,突然暴起,一掌就朝朱九真打去,朱九真武功本來與他相差甚遠,又當他是紙老虎,忍不防被他一掌打到胸口,摔在了床上。

宋青書不禁呆了,走近一瞧,朱九真已經沒氣了。宋青書嚇得臉色雪白,他殺了朱九真,武當派不會放過他的。他之前將朱九真騙到手不娶已經是犯了門規,此時還把妻子打死,武當派門規這麼嚴,隻怕張三豐會如原著一樣一掌斃了他。但想原著中張三豐殺了他時,宋遠橋也不敢有二話,可見有這樣的罪,爹也是靠不住的了。

宋青書不想死,忽想:一不做、二不休,反而不如從此叛出武當。

隻是他武功還不夠稱霸武林,這樣離去,絕對沒有前途。

宋青書其實也聽宋遠橋說過,張三豐將九陽神功傳授給了俞蓮舟和俞岱岩。宋青書知道短短兩年半時間,他們都是中年人了,特彆是俞岱岩,資質本就敦厚,殘廢了這麼久身體腦筋也不靈敏,他一定會謄寫下真經以免出錯。

在朱九真死亡被發現之前是他唯一的機會了,事後彆說得到《九陽真經》,連命都保不住。宋青書被情勢所逼,便決定賭一把。他將朱九真拖下床,塞進床底下,整好被褥。然後換了衣服,取了一把朱九真使用的毒針,趁夜悄悄溜出了院子。

因為宋青書娶了兩房妻子,所以朱九真和武青櫻各自蓋了院子,而不住同一個院落。

武青櫻夜間聽到宋青書那聲尖叫,還恨恨道:“要那麼興奮嗎?我就不信朱九真比我美。”武青櫻在床上輾轉一下,又自睡去。

宋青書從小在武當長大,穿越者有原主記憶,黑夜裡上山完全沒有問題。僅僅是他偶爾覺得朱九真的鬼魂會跟著他,越跑越快。

宋青書到了武當,熟門熟路的潛了進去,遇上一個小道童清風,正是侍候俞岱岩多年的,他點了清風的穴道,將之擄進清風自己的房中。

宋青書打暈了他,點了各大穴道後還綁了手腳,塞了嘴,也將之扔在床下。他自己換上清風的道童服裝,蟄伏在房中。

天色一亮,知道俞岱岩要去後山練功,此時人也不多,他低頭摸進了俞岱岩的臥室。

宋青書在俞岱岩臥室上下翻找,竟然都沒有找著《九陽真經》,他想到了《辟邪劍譜》是放在房梁上的,不禁翻上房梁,仍然撲了一個空。

宋青書正心灰氣餒,自知如果這時不找著《九陽真經》,他今生就完了。他又想,難道不是在臥室,而是在禪房?

他再摸到禪房,裝作清風在打掃,各處翻找,仍然沒有找到。

他忽然發現俞岱岩的禪房居然還掛著一幅張翠山在世時寫得一幅字,張翠山號“鐵劃銀勾”,他的字是武當七俠中最得張三豐真傳的。但是故人已去,也沒有必要掛在這裡徒惹傷心。

是了,張翠山的死讓俞岱岩十分內疚,雖然俞岱岩根本也是受害者,但是張翠山若不是為了全兄弟之義,就算江湖群豪逼迫他說出謝遜的下落,他也未必會自刎。

《九陽真經》是張無忌獻給張三豐的,張翠山,張無忌……

宋青書心念一動,上前掀開那幅字,見牆上完好,便取下那幅字,仔細觀察其背麵並無異樣。他卻把裱軸用力一轉,軸頭鬆動,打了開來,宋青書從中取出一疊的白絹,上麵書寫著蠅頭小字。

他看最左側上首,赫然寫著【九陽真經】四個字,宋青書一陣狂喜,將這幅字恢複原樣,拿著真經溜出禪房。

原來今日武當諸俠還在為名門正派圍攻光明頂的事煩心,武當派也不是皇宮大內,看守自有疏漏,宋青書對武當實在太過熟悉,就被他討了一個便宜。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宋青書溜出武當,直奔山下,要多快有多快。他下了山也不去他在山下的家見女兒們了,直接離開了湖廣。

此後不知幾年,宋青書苦練“九陽神功”,待他重出江湖,欲要大乾一場,可是江湖早就物是人非,又是一段有趣(苦逼)的事情。

……

武林正派將要圍攻光明頂,此事非同小可。在江南起義的殷天正得到消息決定回援光明頂。

阿離雖然好奇群雄大戰的場麵,但她現在放不下軍務政務,並不打算跟隨殷天正一起去。

殷天正也知道江北還有張士誠和元軍,另外的徐壽輝、朱元璋對天鷹教是什麼態度也說不準,義軍現在確實離不開她,隻有帶了李天垣、白龜壽、殷家三仆等人離開,倒是張無忌主動跟他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