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初戰東南(1 / 2)

花開花落, 花落花開,又是一年;日出日落, 日落日出, 又是一天。

正月間的江南有幾天如陽春一樣暖和, 這之後才會倒春寒。

在浙東南一隅官道上, 這一匹黑馬上乘著一個粗布藍衣的男裝少女,一人一馬也優哉遊哉, 正是阿離。

阿離拿起一個葫蘆喝了一口水,眼見四周已然平坦開闊, 風從東南輕輕吹來,帶來大海的溫暖, 這浙東和浙中真像是不同的天下。

“黑子,你說,我是不是特彆傻逼?偏要不信邪, 方國珍現在都還沒有打的地,我以為我能去了, 居高臨下反攻台州……我好歹是帶團隊和打仗都有經驗的人呀,怎麼就渾成這樣?你說, 張無忌該是要笑我了。”

黑馬甩了甩尾巴, 無法回答她, 阿離長籲短歎三下, 又道:“當年我在西北,組織訓練邊民,一個鬥誌昂抑, 一邊抗擊西夏;後來在恒山一帶,將有遼人南侵,大姑娘小媳婦還能捅死侵略者。怎麼到了那邊,好不容易遇上個真土匪,都還不太有種的樣子。”

黑馬叫了兩聲,也不知是不是回應阿離的碎碎念,阿離又道:“但想南宋時,將門世家的折家南渡臨安,也是日漸失了悍將之風,處州比臨安還要安全封閉得多,那也不稀奇了。”

“啾啾~~”黑馬又叫了兩聲。

阿離又喃喃:“明太/祖實在是英雄人物呀,可是壞就壞在他要他的所有子孫後代都當豬,天下人實在養不起幾十萬不乾活、不思考、每天隻顧著交/配產仔的豬,這生生將整個華夏拖入萬劫不覆的深淵。還有他設計的社會基層結構、限製人口流動,保守的小農經濟秩序,都是開倒/車的。元室失天下,社會管理結構的粗糙,但是曆史證明雄才大略的朱元璋設計的一整套的製度也是不行的,小農經濟下的小農思想的民族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假若張無忌以教主之位登基,我承認他比我聰明、狠辣,也許會不一樣,至少大約會沒有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

“可是我白忙活了半年,就收了幾個徒弟。那個貧窮的土匪窩大本營,我也實在不好意思去請劉伯溫來輔佐我,輔佐個鬼呀!”

阿離唾麵自乾,這時連連聽到小黑啾啾啾叫著,阿離收回信馬由韁的吐嘈和創業瓶頸時的小情緒。

阿離凝目遠望,就見前方三岔口有三四十個壯漢在道旁休息,個個頭戴著鬥笠,身邊的籮筐上裝的全是海鹽。

阿離一人一馬走近,見他們個個皮膚黝黑,身體精實,目光炯炯,所用的一棵扁膽非木非竹,竟是鐵製的。

鐵扁擔,可真闊氣,想她在那洞宮山寨裡,菜刀、柴刀都沒有幾把。一根鐵扁擔,可以打出多少把菜刀,柴刀了?果然一到浙東地界,人文氣息和經濟現狀就完全不同。

這幾個可都是練家子呀,居然有三十六人之多。

阿離駕著馬淡定地從這三十六人前經過,一個個看著她既防備,又露出貪欲來。

阿離雖然穿著男裝,但她並沒有掩蓋自己女子的身份,畢竟束胸這麼不人道的事,現代女人都是很抵製的。

幾個私鹽販子手抓著扁擔就要爆起,但是還是被領頭的人製止了。

“小心有詐。”領頭的人朝大夥使了一個眼色。

一個漢子道:“彆說那匹馬了,這小妞實在是難得,要是擒了回去獻給幫主,幫主隻怕都不敢受用,要獻給方萬戶。”

幾個大漢常年在江湖行走,卻哪裡見過這樣的絕世美人,難免戀戀不舍地朝她的秀背看去。

還是領頭的人嚴令正事要緊。

阿離的耳力好把他們的話都聽了去,心想:這群私鹽鹽梟大約是海沙派的人,而他們所說的方萬方應該就是方國珍了。方國珍也是私鹽販子出身,方國珍的起義軍幾次反元、降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元授他為海道漕運萬戶。

阿離一路慢悠悠地走,總是不會離這群私梟太遠,他們為恐有詐,一時不敢對她下手。

傍晚,抵達了台州的仙居縣的橫溪鎮,仙居縣往東就是黃岩縣,黃岩縣以東就是台州。

阿離心頭又十分疑惑,一群海沙派的私梟從南邊溫州一帶到了這邊,又何至於挑那一擔擔的鹽?台州沒有鹽嗎??

或者台州的鹽已經不在海沙派的控製之下,他們隻能舍近求遠了。

這時候不比現代,就算台州地界,土地肥沃,百姓較為富裕,橫溪鎮也沒有隻有一家客店,所以,一眾私梟和阿離住在同一家客店裡。

阿離打座至半夜,就聽客店院子中有腳步聲和人聲。

一個人低聲道:“要不要先解決了這個可疑的小娘子?”

另一個人道:“張堂主說了,大敵當前,不要多生事端。”

聽到一眾私梟收著東西,悄悄出了院子,阿離心下好奇,起身跟從窗戶悄悄鑽了出去。

白日天氣暖和,但是一到夜裡,就覺正月之寒,但是阿離內功深厚,仍穿著薄衫,寒冷的天氣穿薄衫對她來說就有一點寒玉床的功效。

她這樣的玄門功夫,天寒天熱時的養生吐納之法都有所區彆。此時她體內約有五六十年的小無相功內力,除了張無忌之外,當代武林之中,實戰已無敵手。

初春的夜,星光暗淡,幾許雲層遮掩了明月。

阿離使出自己的絕世輕功,在橫溪鎮的屋舍頂上縱躍,落腳無聲,但見幾十個漢子健步如飛,湧向東邊。

一直走了約有二三十裡,已轉而往南走小道。

阿離早就不在屋頂上裝逼,要麼跟在後頭,要麼找樹木、岩石藏身。月從雲出,阿離見附近地形漸變,幽幽重山、秀林錯落,遠方眾山巍兀。

啊呀,這是繞過了皤灘鎮,到了白塔鎮南部了。

說起白塔鎮,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如果說起這裡的韋羌山(又名天姥山)就有許多人知道了。

在現代時仙居的天姥山和紹興新昌的天姥山就曾爭當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彆》的正統地位。

阿離止不住意識的信馬由韁,心想:我現在到天姥山一遊,要不要留個號,以供當地的後人百姓可以發展旅遊業。姑奶奶我在武俠世界活個兩百多歲,將來又豈會是蓬蒿之輩,後人吹我彩虹屁的多得是。這裡要是開發一個殷離拜山遺址,圈起來建幾個廟亭賣門票和紀念品,能產生經濟效應,提升GDP,也是惠民之為。

李白做夢當神仙,姑奶奶活到兩百多歲,在這裡留個號,當地人一定吹虛姑奶奶在此得了神仙指點,中外遊客蜂擁而來。

——隻不過新昌縣的天姥山附近的百姓是不是要恨死我了?記得後來的正統之名是他們贏了來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