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冉生的女兒,現在來說,也是他們家裡這一輩十八個孩子裡,唯一的閨女。彆人家是重男輕女,到了劉冉家絕對的重女輕男。
其實舅姥爺的家裡,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女孩子比男孩子受重視。
倆孩子的名字,在孩子出生前,就起了好多,整整寫了好幾頁紙。現在生了龍鳳胎,大家一致認為,誌中和誌華這兩個名字比較合適。哥哥叫韓誌忠,妹妹叫韓誌華。
京大附中的中考,於7月1214日進行。正好劉冉舅媽生產後,用不著悠悠這個司機了。
其實愛民舅舅回來後,悠悠就可以下崗了,可家裡待產的人太多了,她們都想跟著去醫院,一輛車不夠用,所以悠悠一直在劉冉家裡住到她生產。
7月11日媽媽帶著悠悠去京大附中看考場,在這裡借讀了兩個月,悠悠對學校還是比較熟悉的。
本來她準備自己去看考場的,奈何媽媽提前請好了假,悠悠不好打擊艾婉瑩同誌的積極性,隻好跟在她的後麵,悠閒的東張西望。
京都人對孩子可真重視,提前來看考場的考生,還真不少,好多都是家長陪著一塊來的,有的人家是祖孫三代齊出動,整個校園裡到處都是人。
國家自七九年才開始實行計劃生育,和悠悠大小差不多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兄妹好幾個。
孩子參加中考,家長都陪著看考場。農村的孩子考大學,到現在都是自己去。
上世參加各種考試,每次看考場,都是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這一世總算是有親人陪伴了。
想到這裡,悠悠不由自主的向媽媽靠了過去,主動挽起了媽媽的胳膊。娘倆個站在一起,悠悠比媽媽個子還高。艾婉瑩同誌輕易沒得到過女兒的依偎,笑的特彆的開心。
有和艾婉瑩認識的人,特意擠過來打招呼:“艾老師,帶孩子來看考場啊,這就是你那考滿分的女兒。”
艾老師高興的合不攏嘴,自豪的拉著悠悠介紹:“這是你劉姨,和媽在一個教研室。劉姐,這就是我女兒悠悠。”
“劉姨,您好。”
“好漂亮的小姑娘,艾老師,要不是你介紹,我可真的不敢相信,你年紀輕輕的,就有這麼大的閨女了。”
艾婉瑩被誇了,不好意思的紅了臉。悠悠覺得好玩,故意說道:“劉姨,我哥哥都上大學了。”
“啊,艾老師,真的看不出來,你孩子都這麼大了,要不是孩子跟著,我們都以為你還不到三十歲。”
“劉姐,讓您誇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那有這麼誇張。也就是孩子沒跟著我,您們不了解情況。”
“艾老師,讓你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你孩子以前在哪裡上學啊,聽孩子回家說,你女兒兩次考試都是滿分。”
“就跟著我母親在農村上的學,也是碰巧了,考了個好成績。”
“艾老師,看起來你的孩子都隨你,特彆的聰明,在農村都能學的這麼好。”
悠悠聽的隻想扶額,農村的學校怎麼了,學習差了正常,學習好了就是學生聰明,早知道這樣,就不考這麼高的分數了。